有机流体成矿作用与古油藏成藏作用相互耦合——以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为例

被引:17
作者
向才富
庄新国
陆友明
李军虹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胜利油田海洋石油开发公司
[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金矿; 有机成矿流体; 油气藏; 右江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与古油藏均产于二叠纪生物礁的核部或侧翼 .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和矿石抽提物色质谱分析均发现了大量的有机质官能团 ,暗示金矿成矿过程与古油藏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 .金矿与古油藏的物质均来源于盆地裂陷期和凹陷早期的沉积地层 ,流体来源于沉积地层中封存的建造水 ,形成年龄 >172Ma .在随后约 40Ma(172~ 130Ma)的时间里 ,流体向盆地中生物礁及其他构造部位运移聚集 .由于盆地中烃源岩逐渐成熟 ,这一过程是油气运移成藏的过程 ,也是有机流体萃取成矿物质 ,最终演变为有机成矿流体并聚集的过程 .燕山运动是金矿成矿作用的主要构造营力 (130~ 46Ma) ,同时也是古油藏破坏的主要原因 .正是古油藏的破坏打破了流体的动态平衡 ,导致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形成矿床 .右江盆地的金矿和古油气藏是同一种流体体系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盆地流体成矿/成烃作用的耦合关系 [J].
刘建明 ;
叶杰 ;
刘家军 ;
谭骏 ;
牛静静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0, (03) :164-171
[2]   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性质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J].
张志坚 ;
张文淮 .
地球科学, 1999, (01) :76-80
[3]   原油作为金运移的载体:可能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J].
庄汉平 ;
卢家烂 ;
傅家谟 ;
任炽刚 ;
邹德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552-558
[4]   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时空分布与成矿流体来源研究 [J].
朱赖民 ;
刘显凡 ;
金景福 ;
何明友 .
地质科学, 1998, (04) :82-93
[5]   黔西南两种成因类型的卡林型金矿床 [J].
庄汉平 ;
卢家烂 ;
傅家谟 ;
刘德汉 .
科学通报, 1998, (09) :977-982
[6]   古油藏、沥青及沥青包裹体在金属成矿研究中的应用 [J].
施继锡 ;
余孝颖 ;
王华云 .
矿物学报, 1995, (02) :117-122
[7]   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一种可能的演化途径:年代学证据 [J].
胡瑞忠 ;
苏文超 ;
毕献武 ;
李泽琴 .
矿物学报, 1995, (02) :144-149
[8]  
低温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涂光炽等 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