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管孔隙模型的核磁共振(NMR)弛豫特征及应用

被引:50
作者
刘堂晏
肖立志
傅容珊
王忠东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石油大学资源和信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辽河油田测井公司合肥,同济大学海洋和地球科学学院,上海,北京,合肥,盘锦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孔隙结构; 压汞分析; 球管模型; 弛豫; 岩石物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将岩石孔隙归结为由毛细管和球形孔组成的孔隙系统 ,提出孔隙球管孔隙模型 .岩石孔隙按大小分组后 ,每一组孔隙的氢核弛豫时间可以用球管孔隙模型计算 .将此弛豫时间作为反演T2 分布的时间控制点 ,反演岩芯的核磁共振弛豫信号 .研究表明 ,T2 分布与特定的孔隙结构相联系 .使用不同结构的球管孔隙模型 ,可以使反演T2 分布最大限度地拟合弛豫信号 ,此时的球管模型以最近似的方式模拟了岩芯的孔隙结构 .使用球管模型对实验室核磁共振资料进行了处理 ,对比压汞分析得到毛管力分布数据 ,结果证明球管孔隙模型描述了岩石孔隙的弛豫特征 ,而且 ,岩石特定孔隙结构的弛豫特征与孔隙流体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63 / 6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求解位场反演问题的混合编码遗传算法 [J].
陈超 ;
刘江平 ;
余丰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1) :119-126
[2]   层状导电介质中地面核磁共振响应特征理论研究 [J].
翁爱华 ;
李舟波 ;
王雪秋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1) :156-163
[3]   核磁共振弛豫信号多指数反演新方法及其应用 [J].
王忠东 ;
肖立志 ;
刘堂宴 .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2003, (04) :323-332
[4]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J].
刘堂宴 ;
王绍民 ;
傅容珊 ;
周明顺 ;
李艳华 ;
罗曼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3) :328-333+220
[5]   核磁共振弛豫信号的多指数反演 [J].
王为民 ;
李培 ;
叶朝辉 .
中国科学(A辑), 2001, (08) :730-736
[6]   核磁共振岩心基础实验分析 [J].
王忠东 ;
汪浩 ;
李能根 ;
乔龙海 .
测井技术, 2001, (03) :170-174
[7]  
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与岩石核磁共振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肖立志 著, 1998
[8]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etrophysical andLogging Application .2 Dunn K-J. Pergamon.Elsevier Science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