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40
作者
陈先华
唐辉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武汉 ,桂林工学院,桂林 ,武汉 ,桂林工学院,桂林
关键词
污染土; 环境; 试验; 机理;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从岩土工程角度,针对研究内容、测试与试验技术、分析与评价方法,探讨国内污染土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水土作用与土体细观结构研究 [J].
吴恒 ;
张信贵 ;
易念平 ;
代志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2) :199-204
[2]   浸碱膨胀对地基土的影响与处理 [J].
范青娟 ;
马光锁 .
轻金属, 1999, (09) :58-62
[3]   污染土的机理、检测及整治 [J].
饶为国 .
建筑技术开发, 1999, (01) :15-16
[4]   软土地区化学侵蚀地基沉降机理初步研究 [J].
刘全义 .
工程勘察, 1998, (05) :10-12
[5]   深圳河疏浚污染土淋溶水模拟试验 [J].
侯玉 ;
卓建民 ;
黄汉禹 ;
郑国权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115-118
[6]   造纸厂废碱液污染土的环境岩土工程研究 [J].
李琦 ;
施斌 ;
王友诚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7, (05) :16-18+47
[7]   柳州市红粘土对Zn2+的吸附平衡实验 [J].
蓝俊康 .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 (03) :265-268
[8]   红粘土的微结构及其概化模型 [J].
廖义玲,余培厚 .
工程地质学报, 1994, (01) :27-37
[9]   游离氧化铁形态转化对红粘土工程性质的影响 [J].
孔令伟 ;
罗鸿禧 .
岩土力学, 1993, (04) :25-39
[10]   柳州市红粘土的变形和强度特征 [J].
陈先华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3, (03) :24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