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地区盐关微地震群的成因机制

被引:5
作者
杨清源
陈献程
马文涛
胡毓良
胡平
赵蒙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长江三峡; 盐关; 微震群; 近场观测; 矿山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盐关微地震群的活动局限在矿区内,地震都是微震和极微震。地震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微震活动,初动呈象限分布的双力偶滑动型震源机制,S波能量高于P波能量。另一种是极微震,初动几乎全负,P波能量高于S波能量,呈非双力偶的张破裂向内爆炸型的震源机制。两种地震的成因都是采矿诱发地震,不能做为仙女山断层向北延伸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长江三峡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李愿军 .
地震地质, 1991, (03) :249-257
[2]  
Induced seismicity in mines in Canada—An overview[J] . Henry S. Hasegawa,Robert J. Wetmiller,Don J. Gendzwill.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8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