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治疗联合六味地黄丸对肝癌荷瘤小鼠缝隙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易华 [1 ]
杜标炎 [1 ]
谭宇蕙 [1 ]
刘爱军 [1 ]
罗惠 [1 ]
骆欢欢 [2 ]
苏俊芳 [1 ]
王慧峰 [1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部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肝癌; 基因治疗; 缝隙连接;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1.12.070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基因治疗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表达的影响,初步阐明六味地黄丸对肝癌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的增效作用机制是否与缝隙连接相关。方法: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六味地黄丸治疗组(ig六味地黄丸10 g·kg-1·d-1)、自杀基因治疗组(ip丙氧鸟苷100 mg·kg-1·d-1)、联合治疗组(ig六味地黄丸10 g·kg-1.d-1+ip丙氧鸟苷100 mg·kg-1.d-1);选用H22与H22/tk细胞株皮下接种建立小鼠肝癌模型,取荷瘤小鼠肿瘤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制片,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Cx26,Cx32,Cx43蛋白表达。结果: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膜,Cx43在癌旁组织,特别是有纤维组织浸润部位表达呈强阳性,而在癌结节中肿瘤细胞表达相对较弱;Cx26,Cx32在肿瘤细胞特别是脂肪组织浸润附近的癌组织中呈现强阳性表达。与肿瘤模型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则能增强Cx26,Cx43,Cx3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六味地黄丸和自杀基因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能明显提高Cx3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自杀基因治疗能增强Cx26,Cx43,Cx32蛋白表达,尤其是促进Cx32的表达,提示六味地黄丸增强自杀基因旁观者效应的机制与缝隙连接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自杀基因系统联合六味地黄丸对肝癌细胞杀伤的协同作用
    杜标炎
    张爱娟
    谭宇蕙
    易华
    吴映雅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04) : 319 - 324
  • [2] 六味地黄丸对小鼠移植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的增效作用
    杜标炎
    王慧峰
    谭宇蕙
    吴映雅
    张立群
    李杰芬
    罗惠
    易华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02) : 132 - 137
  • [3] 肿瘤细胞的间隙连接
    毛丽敏
    [J].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3, (04) : 264 - 266
  • [4] 连接蛋白介导的GJIC与肿瘤自杀基因治疗时旁观者效应的关系
    邢毅飞
    [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1, (04) : 246 - 248
  • [5] 六味地黄汤防治肿瘤的实验研究
    姜廷良
    严述常
    王素芬
    武桂兰
    冯桂文
    李兰芳
    李秀梅
    沈建华
    [J]. 中医杂志, 1983, (06) : 71 - 74
  • [6] Strongly reduced expression of the cell cycle inhibitor p27 in endometrial neoplasia
    Bamberger, AM
    Riethdorf, L
    Milde-Langosch, K
    Bamberger, CM
    Thuneke, I
    Erdmann, I
    Schulte, HM
    Löning, T
    [J]. VIRCHOWS ARCHIV-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HOLOGY, 1999, 434 (05): : 423 - 428
  • [7] The gap junction communication channel
    Kumar, NM
    Gilula, NB
    [J]. CELL, 1996, 84 (03) : 381 -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