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14山西省局地大暴雨的地闪特征分析

被引:13
作者
苗爱梅 [1 ]
贾利冬 [2 ]
郭媛媛 [1 ]
李智才 [3 ]
机构
[1] 山西省气象台
[2] 山西省气象局
[3] 山西省阳泉市气象台
关键词
山西省; 大暴雨; 地闪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闪电定位每分钟的实测资料和加密雨量站每分钟的雨量资料,对山西省2006年8月13~14日副热带高压东退南压过程中,产生的局地大暴雨过程的地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流风暴中,负地闪出现在强度达40 dBz且与径向速度图的逆风区或附近正速度的大值区相重叠的区域内,正地闪出现在强度达30 dBz风暴后部的正速度小值区;混合性降水云系中,地闪出现在500 hPa 5880gpm与5840 gpm等高线所包围区域内的辐合带或逆风区,且正地闪靠近5840线一侧,负地闪靠近5880线一侧。局地地闪频数与雨强随时间的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负地闪的出现及其频数的增加意味着影响该地区的对流风暴正在发展并向本地移来,地闪频数峰值的出现表示雨强峰值的迅速到来,正地闪的出现表示该对流风暴对本地区的影响即将结束。利用地闪频数峰值准确地预报强对流风暴产生的局地强降水只有30~45 min的提前量,而对于混合性强降水的预报则可有1~2 h的提前量;逆风区的水平尺度、垂直厚度、逆风区附近的正、负速度差值直接影响风暴降水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873 / 8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闪电演变特征 [J].
冯桂力 ;
郄秀书 ;
周筠珺 .
高原气象 , 2006, (02) :220-228
[2]   一次冷涡天气系统中雹暴过程的地闪特征分析 [J].
冯桂力 ;
郄秀书 ;
袁铁 ;
周筠珺 .
气象学报, 2006, (02) :211-220
[3]   两次超级单体雷暴的电荷结构及其地闪特征 [J].
张义军 ;
孟青 ;
吕伟涛 ;
Paul RKrehbiel ;
刘欣生 ;
周秀骥 .
科学通报, 2005, (23) :2663-2675
[4]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雷电特征初步分析 [J].
赵阳 ;
张义军 ;
董万胜 ;
张鸿发 ;
陈成品 ;
张彤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3) :405-410
[5]   利用对地闪的观测估算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 [J].
周筠珺 ;
郄秀书 ;
王怀斌 ;
王致君 .
高原气象, 2003, (02) :168-172
[6]   地闪与对流性天气系统中降水关系的分析 [J].
周筠君 ;
郄秀书 ;
张义军 ;
葛正谟 ;
楚荣忠 ;
张鸿发 ;
张广庶 ;
王怀斌 ;
贾伟 .
气象学报, 1999, (01) :104-112
[7]   对流和层状云系电活动、对流及降水特性的相关分析 [J].
张义军 ;
华贵义 ;
言穆弘 ;
安学敏 .
高原气象, 1995, (04) :13-22
[8]   冰雹与雷暴大风的云对地闪电特征 [J].
陈哲彰 .
气象学报, 1995, (03) :3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