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黄河流域天文辐射空间分布

被引:44
作者
曾燕
邱新法
刘昌明
吴险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气象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天文辐射; 起伏地形; 空间分布; 数字高程模型(DEM);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基于1 km×1 k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据,利用建立的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分布式计算模型,计算了黄河流域1 km×1 km分辨率各月天文辐射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局部地形对黄河流域年和四季天文辐射的空间分布影响明显;在太阳高度角较低的冬季,地理和地形因子对天文辐射的影响相当强烈,山区天文辐射的空间差异大,1月份向阳山坡(偏南坡) 天文辐射可为背阴山坡(偏北坡) 的2~3倍,极端天文辐射的差异可达10倍以上;而在太阳高度角较高的夏季,天文辐射空间差异较小,7月份不同地形极端天文辐射的差异仅在16%左右;四季中,地形对天文辐射影响的程度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
引用
收藏
页码:810 / 8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起伏地形下我国可照时间的空间分布 [J].
曾燕 ;
邱新法 ;
缪启龙 ;
刘昌明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5) :99-102+116
[2]   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式的改进及气候水文Off-line模拟试验 [J].
王守荣 ;
黄荣辉 ;
丁一汇 ;
L.R.Leung ;
M.S.Wigmosta ;
L.W.Vail .
气象学报, 2002, (03) :290-300
[3]   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模型集成研究述评 [J].
万洪涛 ;
周成虎 ;
万庆 ;
刘舒 .
水科学进展, 2001, (04) :560-568
[4]  
Modification of solar radiation model over rugged terrain[J]. LI Xin, CHENG Guodong, CHEN Xianzhang LU Ling 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15)
[5]   不同地形下辐射收支各分量的差异与变化 [J].
傅抱璞 .
大气科学 , 1998, (02) :50-62
[7]   A COMPUTER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DURATION OF SUNSHINE IN MOUNTAINOUS AREAS [J].
李占清 ;
翁笃鸣 .
ScienceBulletin, 1988, (19) :1624-1627
[8]   坡地对於日照和太陽輻射的影响 [J].
傅抱璞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8, (02) :23-46
[9]  
地球表层辐射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左大康等著, 1991
[10]  
山地气候[M]. 科学出版社 , 傅抱璞 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