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凹陷热河台油气层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2
作者
张庆国 [1 ]
鲍志东 [1 ]
蔺景龙 [2 ]
李雪英 [2 ]
陈东亮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大庆石油学院
[3]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关键词
辽河坳陷; 早第三纪; 油气层; 复合油气藏; 油气分布; 规律; 油气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双台子油田是由下第三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二段的兴隆台油气层和沙河街组三段上部的热河台油气层所构成的复式油气藏。热河台油气层整体属于深水湖底扇沉积成因,对该油气层研究和认识不足制约了勘探工作发展。通过对储层岩性、含油性、物性、电性关系的研究,确定了该油气层下限标准为细砂岩、油斑,含油饱和度40%,孔隙度8%及电阻率16Ω·m。重点分析了中子伽马测井、声波时差测井交会识别气层的方法,依据新标准重新解释了双台子68口井,将原解释结论中30.2%的水层改判为油气层,新发现油气层多是热河台油气层上部的低阻油气层。研究结果表明:该油气层在纵向上有两套油气单元;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裂背斜的轴线附近,构造控油作用明显;紧邻生油洼陷和东西向断裂切割是造就双台子断裂背斜构造带复式油气成藏的主因。该油气层上部层段的低阻气层仍有较大勘探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141 +141-1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子伽马测井在辽河盆地寻找剩余气中的应用 [J].
王国勇 .
天然气工业, 2007, (01) :51-53+152
[2]  
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油、气、水层识别方法.[J].林景晔;尹大庆;陈萍;杨庆杰;.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 S1
[3]   低渗透储集层的综合评价方法(英文) [J].
曾联波 ;
王正国 ;
张贵斌 .
Petroleum Science, 2005, (04) :13-17
[4]   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识别技术 [J].
赵克超 ;
陶果 ;
王天波 ;
王兵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27-31
[5]   辽河西部凹陷滩海地区复合含油气系统中的油气运移流向探讨 [J].
方世虎 ;
徐怀民 ;
宋岩 ;
焦翠华 ;
肖宝军 ;
谷云飞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16-20+26
[6]   松辽盆地长岭地区复式含油气系统分析 [J].
王琳 ;
杨长青 ;
刘建 .
天然气工业, 2003, (06) :54-57+178
[7]   辽河双台子油气藏气顶驱开采特征及气窜模式 [J].
伍友佳 .
天然气工业, 2000, (06) :76-79+3
[8]  
石油地球物理测井.[M].张守谦;李占?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
[9]  
声波测井原理.[M].楚泽涵编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