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9 条
华北东部地区中生代盆地格局及演化过程探讨
被引:160
作者:

吴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盆地格局及演化;
中生代;
华北东部;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7.04.001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华北东部中生代盆地演化受控于欧亚构造域的板块挤压拼接和滨太平洋构造域"洋-陆"俯冲碰撞两大动力学背景,与兴蒙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太行山隆起及郯庐断裂带等陆内及周边造山带的形成、深大断裂发育演化以及深部动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早-中三叠世华北地区基本继承了晚海西期以来的构造格局和沉积特点,地势北西高、东南低,为一南陡北缓、呈NWW向展布的大型内陆沉积盆地;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剪刀式碰撞拼接,华北地区全面抬升,且西部抬升小,东部抬升幅度大,盆地范围向西部退缩,沉积范围缩小,东部地区地势较高,地貌复杂,以隆升剥蚀为主;早-中侏罗世华北东部处于由古亚洲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演化的过渡阶段,该时期太行山的形成将华北地区分割成东、西两个大盆,西部鄂尔多斯盆地依然为一个大型沉积盆地,东部渤海湾盆地区在早-中侏罗世的早期为一些小的山间沉积盆地群,主要表现为对印支期造成的大量NWW或近EW向逆冲断层及阔缓褶皱所产生的低洼地区的充填,晚期则表现为披覆式沉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活动取代了扬子板块、西伯利亚板块活动对华北地区构造演化的控制地位,中国东部进入大规模的裂陷或断陷盆地发育阶段,且出现了明显的分区性:在盐山-歧口-新港-兰考-聊城断裂系以东,由于受郯庐断裂带左旋走滑构造应力场的控制,主要发育NW或NWW向断陷盆地,而在该断裂系以西至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受左旋走滑影响较弱,主要发育NE和NNE向断陷盆地,在张家口-蓬莱走滑断裂带以北的下辽河坳陷区,盆地的长轴方向为NNE,属郯庐断裂带内部的走滑拉张盆地;晚白垩世郯庐断裂带以西的华北广大地区整体处于隆升剥蚀状态,仅在河南信阳盆地及冀中、临清、黄骅坳陷的少数低洼地区接受沉积,多以红色河湖相粗碎屑为主。研究华北东部中生代盆地演化对于该地区前第三系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9 条
[1]
华北东部盆山耦合与内生成矿作用
[J].
牛树银
;
邵济安
;
孙爱群
;
侯泉林
;
王宝德
;
胡华斌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3)
:331-342

牛树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邵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孙爱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宝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胡华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2]
地球运动的动力学模式:从板块构造到地幔柱
[J].
张丽芬
;
张树明
;
BREWER T S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4)
:129-131

张丽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华理工学院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东华理工学院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DepartmentofGeology,UniversityofLeicester,LeicesterLERH,UK江西抚州,江西抚州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BREWER T S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华理工学院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东华理工学院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DepartmentofGeology,UniversityofLeicester,LeicesterLERH,UK江西抚州,江西抚州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
[3]
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剥蚀厚度、原始厚度恢复及原型盆地研究
[J].
李伟
;
吴智平
;
周瑶琪
.
地质论评,
2005, (05)
:29-38

李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吴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周瑶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4]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盆地转型期断裂特征及其对盆地的控制作用
[J].
郑德顺
;
吴智平
;
李伟
;
周瑶琪
.
地质学报,
2005, (03)
:386-394

郑德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吴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李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周瑶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5]
华北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范蔚茗
;
郭锋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1)
:44-55

范蔚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南华北地区的构造演化与含油气性
[J].
徐汉林
;
赵宗举
;
吕福亮
;
杨以宁
;
汤祖伟
;
孙国忠
;
徐云俊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4)
:450-463

徐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赵宗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吕福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杨以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汤祖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孙国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徐云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石油集团杭州地质研究所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7]
秦岭造山带及邻区中生代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响应
[J].
张复新
;
杜孝华
;
王伟涛
;
齐亚林
.
地质科学,
2004, (04)
:486-495

张复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杜孝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王伟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齐亚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西安,西安,西安
[8]
莫霍面地震反射图像揭露出扬子陆块深俯冲过程
[J].
高锐董树文贺日政刘晓春李秋生管晔白金李朋武黄东定钱桂华匡朝阳李三忠
.
地学前缘,
2004, (03)
:43-49

高锐董树文贺日政刘晓春李秋生管晔白金李朋武黄东定钱桂华匡朝阳李三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江苏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江苏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江苏南京,青岛海洋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山东青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江苏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江苏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石油局第六物探大队江苏南京,青岛海洋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山东青岛
[9]
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构造演化
[J].
索书田
;
钟增球
;
周汉文
;
游振东
.
地学前缘,
2004, (03)
:71-82

索书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钟增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周汉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折返机制与华北-华南陆块碰撞过程
[J].
李曙光
.
地学前缘,
2004, (03)
:63-70

李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安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