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荚期短期干旱和复水对大豆(Glycine max)叶片光合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王磊
王鹏程
张彤
张恒月
丁圣彦
机构
[1] 河南大学生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河南省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豆; 干旱; 结荚期; 光合;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大豆为研究对象,研究结荚期土壤水分的短期变动对大豆叶片光合生理生态以及最后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叶片的水分状况相比,大豆的叶片气孔对土壤水分的匮缺更加敏感,在实验的第2天,处理组叶片气孔导度降为对照的24.9%(P<0.01),但是叶片水势和对照相差不显著(P>0.05);随着土壤干旱的进行,处理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都显著下降,但ФPSⅡ只有在第3天才出现显著的下降。复水后第3天,净光合速率比对照高24.3%(P<0.01),表现出了明显的旱后超补偿效应;研究发现,结荚期即使短期的土壤水分干旱,也会对大豆后期的生物量的分配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处理组的豆干重降低13.9%(P<0.01),根茎比增加35.3%(P<0.05),收获指数减少17.4%(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3328 / 33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植物地上竞争与地下竞争研究进展 [J].
王平 ;
王天慧 ;
周道玮 ;
张红香 .
生态学报, 2007, (08) :3489-3499
[2]   植物抗旱生理研究与发展半旱地农业 [J].
山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1) :1-5
[3]   论作物高产挖潜的补偿机制 [J].
赵明 ;
李建国 ;
张宾 ;
董志强 ;
王美云 .
作物学报, 2006, (10) :1566-1573
[4]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大豆主要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J].
赵宏伟 ;
李秋祝 ;
魏永霞 .
大豆科学, 2006, (03) :329-332
[5]   C荒漠植物梭梭和沙拐枣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特征 [J].
苏培玺 ;
严巧娣 .
生态学报, 2006, (01) :75-82
[6]   SHK-6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叶片生理功能的作用 [J].
张明才 ;
何钟佩 ;
田晓莉 ;
段留生 ;
王保民 ;
翟志席 ;
董学会 ;
李召虎 .
作物学报, 2005, (09) :1215-1220
[7]   干旱胁迫下大豆开花期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J].
王启明 ;
徐心诚 ;
马原松 ;
吴诗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4) :98-102
[8]   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大豆品种花荚期质膜透性的影响 [J].
杨鹏辉 ;
李贵全 ;
郭丽 ;
吴慎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3) :127-130
[9]   Investig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roline with wheat anti-drought under soil water deficits [J].
Shao, Hong-Bo ;
Chen, Xiao-Yan ;
Chu, Li-Ye ;
Zhao, Xi-Ning ;
Wu, Gang ;
Yuan, Yong-Bing ;
Zhao, Chang-Xing ;
Hu, Zan-Min .
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 2006, 53 (01) :113-119
[10]  
Agroecosystem responses to combinations of elevated CO 2 , ozone,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J] . Jürg Fuhrer.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