锶同位素地层学在碎屑岩成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38
作者
黄思静
石和
张萌
沈立成
武文慧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
关键词
锶同位素地层学; 海相与非海相影响; 碎屑岩成岩作用; 成岩流体锶同位素变化途径;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2.03.001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基于同一地质历史时期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为一定值的锶同位素地层学基本原理 ,可将锶同位素地层学用于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 ,以评价海相和非海相对成岩作用的影响。三个不同类型的研究实例说明 :1)海相碎屑岩成岩流体的锶同位素组成的演化途径有较好的规律性 ,陆相影响随成岩作用的进行而增加 ,相对晚期的碳酸盐胶结物的87 Sr/86Sr比值通常高于相对早期的碳酸盐胶结物 ,变化的本底值即为同期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 ,该数值为一定值 ;2 )有沉积期深源锶和非同期海相影响的陆相碎屑岩中 ,碳酸盐胶结物的锶同位素比值可能低于大陆淡水 ,但埋藏成岩过程中相对晚期的碳酸盐胶结物的87Sr/86 Sr比值仍高于相对早期的碳酸盐胶结物 ;3)当深部流体影响碎屑岩的整个成岩过程时 ,深源锶的烙印可以抹掉或减少不同成岩阶段不同程度陆相影响造成的各种碳酸盐胶结物之间锶同位素组成的差别 ,使各种碳酸盐胶结物都具有很低的87Sr/86 Sr比值 ,因而缺乏其它沉积盆地中常见的相对晚期碳酸盐胶结物87Sr/86 Sr比值高于早期胶结物的一般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锶同位素地层学研究进展 [J].
黄思静 ;
石和 ;
刘洁 ;
沈立成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2) :194-200
[2]   黄土碳酸盐Sr同位素组成与原生和次生碳酸盐识别 [J].
陈骏 ;
仇纲 ;
杨杰东 .
自然科学进展, 1997, (06) :93-96
[3]   上扬子地台区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锶同位素研究 [J].
黄思静 .
地质学报, 1997, (01) :45-53
[4]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非海相钙质超微化石的锶同位素证据 [J].
刘传联 ;
成鑫荣 .
科学通报, 1996, (10) :908-910
[5]   泥河湾组有孔虫化石群的锶同位素研究 [J].
王世杰 ;
董丽敏 ;
林文祝 ;
李春来 ;
汪品先 ;
赵泉鸿 ;
吴锡浩 .
科学通报, 1995, (22) :2072-2074
[6]   硅质碎屑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的研究 [J].
徐北煤,卢冰 .
沉积学报, 1994, (03) :56-66
[7]   海相碳酸盐矿物的阴极发光性与其成岩蚀变的关系 [J].
黄思静 .
岩相古地理, 1990, (04) :9-15
[8]   陕北延长组成岩圈闭油藏的形成及其重要意义 [J].
朱国华 .
沉积学报, 1988, (04) :1-11+139
[9]  
Recent trends in strontium isotope stratigraphy .2 McArthur J M. Terra Nova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