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错湖夏季典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被引:24
作者
吕雅琼 [1 ]
马耀明 [1 ]
李茂善 [2 ]
杨显玉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关键词
纳木错湖; 冷湖效应; 湖陆风; 山谷风; 嵌套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检验分析纳木错湖对当地地方性环流、湖气能量交换及大气边界层的影响,在本文中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7非静力中尺度模式,设计了有湖面、3/4湖面、1/2湖面及无湖四组试验,以NCEP再分析资料做初、边值条件,做了48 h三重嵌套模拟试验,对比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站实测资料,说明该模式模拟性能良好。白天在纳木错湖风与念青唐古拉山北坡谷风共同作用下,在念青唐古拉山脊处汇合,形成一强水平切变及辐合上升运动,造成了该地夏季白天复杂多变的天气;夜间由于南岸湖风与山风叠加,使得整个区域为强大南风气流控制,这也补给了水汽和热量,也为白天不稳定运动提供了能量。对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模拟结果表明:由于白天(夜晚)纳木错湖的存在有很好的降温(保温)作用,该湖表现出了明显的冷(暖)湖效应;纳木错湖对感热和潜热的影响有很强的日变化,白天湖面感热、潜热均小于周围陆地,夜间湖面有强潜热通量;纳木错湖使得白天湖区边界层顶低,陆区边界层顶高,夜间相反。这样的地方性环流和大气边界层特征的配合,是该地中小尺度天气剧烈变化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33 / 7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冰雪对珠峰北坡绒布河谷局地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J].
马舒坡 ;
周立波 ;
邹捍 ;
张美根 .
高原气象, 2007, (06) :1214-1223
[2]   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河谷局地环流特征观测分析 [J].
孙方林 ;
马耀明 .
高原气象, 2007, (06) :1187-1190
[3]   珠穆朗玛峰北坡局地环流日变化的观测研究 [J].
邹捍 ;
周立波 ;
马舒坡 ;
李鹏 ;
李爱国 ;
霍翠萍 .
高原气象 , 2007, (06) :1123-1140
[4]   珠峰北坡绒布河谷局地环流的模拟分析 [J].
张美根 ;
马舒坡 ;
许丽人 ;
李鹏 ;
邹捍 ;
李爱国 .
高原气象 , 2007, (06) :1146-1150
[5]   夏季青海湖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吕雅琼 ;
杨显玉 ;
马耀明 .
高原气象 , 2007, (04) :686-692
[6]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ENSO循环的关系 [J].
李栋梁 ;
何金海 ;
汤绪 ;
雷小途 ;
侯依玲 .
高原气象, 2007, (01) :39-46
[7]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近地层能量交换分析 [J].
李茂善 ;
戴有学 ;
马耀明 ;
仲雷 ;
吕世华 .
高原气象, 2006, (05) :807-813
[8]   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循环试验研究——GAME/Tibet与CAMP/Tibet研究进展 [J].
马耀明 ;
姚檀栋 ;
王介民 .
高原气象 , 2006, (02) :344-351
[9]  
非均匀下垫面边界层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I):冷岛效应和逆湿现象的完整物理图像[J]. 左洪超,吕世华,胡隐樵,马耀明.高原气象. 2004(02)
[10]   长江三角洲城市热岛与太湖对局地环流影响的分析研究 [J].
李维亮 ;
刘洪利 ;
周秀骥 ;
秦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2) :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