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下降趋势的空间特征及其地理背景

被引:59
作者
张镱锂
丁明军
张玮
刘林山
王兆锋
阎建忠
摆万奇
郑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植被指数; 趋势; 下降率; 空间特征;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利用8km分辨率的Pathfinder NOAA/AVHRR-NDVI数据,结合1km分辨率的DEM,1∶250000道路、居民点、水系数据以及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植被指数变化总体态势、植被指数变化与海拔及与距道路、水源和居民点距离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三江源区1981~2001年间植被指数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变化以下降趋势为主,下降区域占源区总面积的18.92%,增加区域占13.99%;②不同植被和冻土类型下的植被指数下降特征:灌丛区和森林区下降率最高,下降率与各类型区的居民点密度、生计方式有关;植被指数下降程度与冻土类型关系不明显;③植被指数下降的区域差异明显:下降率各区域分别为长江源区13.56%、黄河源区32.51%和澜沧江源区18.1%;④植被指数下降率随着距道路、河流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下降率在距居民点18~24km的缓冲带上达到最高后随着距离增大而下降;植被指数下降率随着海拔高程的升高呈“低-高-低-高”态势,下降率与居民点的分布高度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7+639 +6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 [J].
张镱锂 ;
刘林山 ;
摆万奇 ;
沈振西 ;
阎建忠 ;
丁明军 ;
李双成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6, (01) :3-14
[2]   “三江源”地区草地资源现状及持续利用途径 [J].
王堃 ;
洪绂曾 ;
宗锦耀 .
草地学报, 2005, (S1) :28-31+47
[3]   三江源区位置 面积及景观生态遥感研究 [J].
龙晶 .
林业资源管理, 2005, (04) :30-34+74
[4]   长江黄河源区高寒植被变化的NDVI记录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陈仁升 .
地理学报, 2005, (03) :467-478
[5]   长江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陈仁升 ;
沈永平 .
山地学报, 2004, (03) :278-285
[6]   近40a来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沈永平 ;
刘时银 ;
陈仁升 .
冰川冻土, 2004, (01) :7-16
[7]   江河源区地域界定研究 [J].
冯永忠 ;
杨改河 ;
杨世琦 ;
王得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1-14
[8]   试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J].
吴玉虎 .
青海环境, 2003, (02) :60-64
[9]   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J].
摆万奇 ;
张镱锂 ;
谢高地 ;
沈振西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823-826
[10]   江河源区的草地资源特征与草地生态变化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中国沙漠, 2001, (02) :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