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人工种草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郭彦军 [1 ,2 ]
倪郁 [3 ]
韩建国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3]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人工草地; 土壤; 无机磷组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在北方农牧交错带,选择种植4年的多年生人工草地,即扁穗冰草、草地雀麦、无芒雀麦、羊草和紫花苜蓿草地,研究了人工种草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种草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接近天然草地水平,而人工草地土壤全磷含量、Ca-P含量显著低于天然草地,且速效磷含量均在3 mg/kg以下。人工草地土壤无机磷占全磷的比例显著低于天然草地,且人工草地土壤O-P无法检测出含量(除扁穗冰草草地)。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在磷素较低的石灰性土壤中,各形态无机磷都是植物所需磷素的重要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Meteorological and management influences on seasonal variation in phosphorus fractions extracted from soils in western Ireland.[J].David Styles;Catherine Coxon.Geoderma.2007, 1
[2]   The statu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phosphorus in some soils in relation to plant availability [J].
Otani, T ;
Ae, N .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1997, 43 (02) :419-429
[3]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  
中国土壤.[M].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5]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郭彦军 ;
韩建国 .
草业学报, 2008, (05) :23-29
[6]   湟源山坡地梯田退耕还林还草效果研究初报 [J].
王宝山 ;
任玉英 ;
屈海林 ;
张小华 ;
田广庆 ;
李永金 .
草业科学, 2008, (10) :139-143
[7]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J].
郭彦军 ;
韩建国 .
草地学报, 2008, (04) :386-391
[8]   扁穗牛鞭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J].
胡宗达 ;
叶充 ;
胡庭兴 ;
蔡仕珍 ;
干文芝 .
草业学报, 2008, (03) :17-22
[9]   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J].
赵有益 ;
龙瑞军 ;
林慧龙 ;
任继周 .
草业学报, 2008, (02) :143-150
[10]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坡地土壤无机磷形态分布研究 [J].
张素霞 ;
吕家珑 ;
杨瑜琪 ;
符孟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1)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