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准南前陆盆地玛纳斯背斜油气动态成藏过程
被引:9
作者:
白振华
[1
,2
,3
]
姜振学
[1
]
宋岩
[2
,3
]
赵孟军
[2
,3
]
方世虎
[2
,3
]
张健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玛纳斯背斜;
流体包裹体;
古油藏;
蒸发分馏;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气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玛纳斯背斜是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的典型含油气构造,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复杂的油气特征及来源问题使其成藏过程亟待准确剖析。为此,应用流体包裹体、储层沥青显微观察、储层定量颗粒荧光测试等技术手段,结合多种油气地化参数分析资料,剖析了该区油气成藏期次与动态成藏过程。结果表明:①玛纳斯背斜主要存在2期成藏,第一期成藏时间在距今11Ma左右,以源自下白垩统吐谷鲁群湖相烃源岩的中低成熟原油充注为主,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古油藏,第二期成藏时间在距今3Ma左右,以源自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的天然气充注为主,伴随下白垩统较高成熟度原油充注;②后期大量高成熟天然气的注入导致原古油藏发生"气侵分馏"作用,并逐渐改造形成现今的凝析油气藏,与此同时,伴随"气侵分馏"作用的进行,古油水界面在保持古油藏布局的基础上经过后期的逐渐向上调整,形成了现今的气水界面。结论认为:玛纳斯背斜油气藏经历了2期成藏,表现出"早油古藏,晚期气侵"、改造调整的动态演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