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南前陆盆地玛纳斯背斜油气动态成藏过程

被引:9
作者
白振华 [1 ,2 ,3 ]
姜振学 [1 ]
宋岩 [2 ,3 ]
赵孟军 [2 ,3 ]
方世虎 [2 ,3 ]
张健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玛纳斯背斜; 流体包裹体; 古油藏; 蒸发分馏;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气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玛纳斯背斜是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的典型含油气构造,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复杂的油气特征及来源问题使其成藏过程亟待准确剖析。为此,应用流体包裹体、储层沥青显微观察、储层定量颗粒荧光测试等技术手段,结合多种油气地化参数分析资料,剖析了该区油气成藏期次与动态成藏过程。结果表明:①玛纳斯背斜主要存在2期成藏,第一期成藏时间在距今11Ma左右,以源自下白垩统吐谷鲁群湖相烃源岩的中低成熟原油充注为主,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古油藏,第二期成藏时间在距今3Ma左右,以源自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的天然气充注为主,伴随下白垩统较高成熟度原油充注;②后期大量高成熟天然气的注入导致原古油藏发生"气侵分馏"作用,并逐渐改造形成现今的凝析油气藏,与此同时,伴随"气侵分馏"作用的进行,古油水界面在保持古油藏布局的基础上经过后期的逐渐向上调整,形成了现今的气水界面。结论认为:玛纳斯背斜油气藏经历了2期成藏,表现出"早油古藏,晚期气侵"、改造调整的动态演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准南西段构造样式及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J].
肖立新 ;
雷德文 ;
魏凌云 ;
郑新梅 ;
阎桂华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11) :36-39+115
[2]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构造建模与玛河气田的发现 [J].
匡立春 ;
王绪龙 ;
张健 ;
夏惠平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2) :11-15+112
[3]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成藏条件与大油气田勘探前景 [J].
雷德文 ;
张健 ;
陈能贵 ;
向宝力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2) :16-22+112
[4]   准噶尔盆地玛纳斯地区油气成因分析 [J].
王海静 ;
周妮 ;
周新艳 ;
罗玲 ;
谢光惠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 32 (02) :4-5+9+5
[5]   准南前陆冲断带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J].
姜福杰 ;
姜振学 ;
庞雄奇 ;
田丰华 .
天然气工业, 2007, (07) :27-30+132
[6]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研究岩性油气藏的隐蔽输导通道 [J].
陈冬霞 ;
庞雄奇 ;
张俊 ;
李明刚 .
地质学报, 2007, (02) :252-258
[7]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技术研究塔中地区志留系古油藏分布特征 [J].
李双文 ;
刘洛夫 ;
李超 ;
姜振学 ;
庞雄奇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5) :813-819
[8]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断层活动特征及成藏过程 [J].
王兆明 ;
罗晓容 ;
刘楼军 ;
吴鉴 ;
张秉良 ;
陈瑞银 ;
武明辉 .
石油学报, 2006, (05) :28-34
[9]   塔北地区志留系典型油气藏古油水界面恢复 [J].
姜振学 ;
王显东 ;
庞雄奇 ;
张俊 ;
田丰华 .
地球科学, 2006, (02) :201-208
[10]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多期成藏、晚期聚气的成藏特征 [J].
赵孟军 ;
宋岩 ;
秦胜飞 ;
柳少波 ;
洪峰 .
地学前缘, 2005, (04) :52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