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灸量隔姜灸对高脂血症大鼠穴位局部温度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22
作者
卢明香
王耀帅
王士超
王玲玲
徐斌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实验室
关键词
隔姜灸; 灸量; 神阙; 足三里; 温热效应;
D O I
10.13194/j.jlunivtcm.2011.02.23.lumx.060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隔姜灸施灸前后温度变化特性,从温度角度探讨不同灸量影响灸效的意义。方法:用温度记录仪分别测量高脂血症大鼠隔姜灸常用3种不同灸量(3壮、6壮、9壮)的穴位温度,并对施灸前、施灸过程中以及施灸后两个穴位(神阙、足三里)表面温度变化进行比较。结果:3种不同灸量隔姜灸中,神阙和足三里穴位表面温度上升后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不同。6壮组和9壮组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均比3壮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而6壮组和9壮组之间无显著差异。隔姜灸施灸结束后,3组不同灸量中两穴位的表面温度(终末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灸量刺激是影响穴位局部温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穴位之间隔姜灸的温热效应体现出较为一致的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艾灸的热辐射光谱特性研究
    洪文学
    蔡建红
    景军
    [J]. 应用光学, 2004, (04) : 1 - 3+44
  • [2] 传统中医艾灸疗法的热辐射光谱特性的研究
    洪文学
    蔡建红
    景军
    李成伟
    [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3, (04) : 27 - 30
  • [3] 中医灸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研究
    丁光宏
    沈雪勇
    褚君浩
    黄志明
    姚伟
    刘辉
    王盛章
    费伦
    [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2, (04) : 356 - 360
  • [4] 人体穴位和艾灸红外辐射光谱与穴位红外传输
    沈雪勇
    丁光宏
    褚君浩
    姚伟
    黄志明
    杨文英
    费伦
    [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4) : 33 - 35
  • [5] 不同灸法对穴位温度影响的对比观察
    董新民
    董泉声
    先茂全
    郑贤龙
    张素华
    [J]. 中国针灸, 1999, (01) : 22 - 23+25-26
  • [6] 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
    杨华元,刘堂义
    [J]. 中国针灸, 1996, (10) : 17 - 18+59
  • [7] 艾灸激发感传循经穴位温度变化的初步观察
    高淑媛
    周静玉
    王茜
    [J]. 黑龙江中医药, 1992, (01) : 40 - 42
  • [8] 艾灸与温热刺激关系的探讨
    白耀辉
    林文任
    [J]. 针灸学报, 1991, (04) : 10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