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库车前陆盆地中生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演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26
作者:
杨树春
[1
]
卢庆治
[2
]
宋传真
[3
]
袁玉松
[2
]
王红军
[4
]
胡圣标
[2
]
机构:
[1] 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热历史;
逆冲推覆;
膏盐岩层;
有机质成熟度;
库车前陆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库车前陆盆地侏罗系烃源岩Ro值为0.55%1.88%,均值为0.93%,主体处于生油高峰期;三叠系烃源岩Ro值的分布范围为0.60%2.59%,均值为1.1%,主体处于生油晚期。现有钻井测温资料表明,库车前陆盆地2 000 m深度实测温度变化范围为4060℃,4 000 m深度实测温度变化范围为6090℃,6 000 m深度实测温度变化范围为100150℃。经热史恢复,库车前陆盆地自三叠纪以来,始终处于较低热流状态,表现为中生代相对较热(5055 mW/m2),新生代以来,地表热流处于持续缓慢降低过程,最终降至现今的4050 mW/m2。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分别于160170 M a及100 M a进入低成熟阶段,进入生气阶段的时间是145 M a及75 M a,最早进入低成熟阶段的区域在克拉苏地区,其次为秋里塔格构造带,最晚进入低成熟阶段的地区在拜城凹陷。自23 M a后有机质成熟度开始显著增高,三叠系、侏罗系现今均处于生气阶段。烃源岩成熟度状态主要由盆地沉积埋藏史及热史所决定。逆冲推覆和含膏岩层对烃源岩的成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幅度取决于逆冲的断距、含膏岩层的厚度及其侧向变化幅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70 / 777+785
+78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