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的养分及干物质积累特性

被引:4
作者
马均
陶诗顺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雅安,,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农学系!绵阳,
关键词
杂交中稻; 超多蘖壮秧; 超稀栽培; 养分; 干物质; 吸收; 积累;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7.01.005
中图分类号
S511.10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杂交中稻D优95、冈优22为材料,研究了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对N、P、K的吸收及干物质的积累、转运和分配。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可以明显地提高稻株对N、P、K的吸收及干物质的积累量,尤其是生育后期,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对N、P、K的吸收强度仍较大,特别是N素,积累量多,干物质的生产与积累也较常规栽培大而快,表现出明显的后期生长优势;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齐穗后穗部N、P、K的积累仍有较大比例靠齐穗后的吸收,且穗部干物质的积累来自于齐穗后的光合作用的比例较大;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还可提高N、P、K及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从而提高经济系数及单位N、P、K的生产效率。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的本田最佳密度为11.25~15.00万穴/hm2,比常规栽培增产10%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杂交水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的增产作用及机理研究 [J].
马均 ;
陶诗顺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 :525-532
[2]   杂交稻超多蘖壮秧超少穴高产省本栽培 [J].
陶诗顺 .
中国稻米, 1994, (01) :18-19
[3]   杂交早稻需肥特性和施肥技术研究 [J].
肖恕贤 ;
覃步生 ;
陈盛球 ;
李成国 ;
韦锦秀 .
作物学报, 1982, (01)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