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中国东部中生代钾质火成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22
作者:

汪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钾质火成岩;
成岩过程;
火成岩组合K60值;
地球化学判别图解;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7.02.008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探讨当前中国东部中生代钾质火成岩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即:“C型埃达克岩”的成因、无负Eu异常粗面岩—正长岩的成因、火成岩组合的K60值推算造山带地壳厚度的可信度,和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对中国东部中生代钾质基性岩的适用性。本文认为:①中国东部中生代“C型埃达克岩”有多种成岩过程,并非仅仅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②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不能形成无负Eu异常的粗面岩—正长岩,同时“C型埃达克岩”与玄武质岩石高压条件下部分熔融产物在钾含量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别。③火成岩组合的K60值不能用于估算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带地壳厚度。④一些常用的玄武岩构造环境地球化学判别图解并不适用于中国东部中生代钾质基性岩。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6+297
+2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21] 南海北部陆缘张裂——岩石圈拆沉的地壳响应[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1) : 39 - 44邹和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
- [22] 东昆仑印支期区域构造背景的花岗岩记录[J]. 地质论评, 2000, (02) : 203 - 211袁万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莫宣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喻学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罗照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 [23] 中国东部燕山期火成岩构造组合与造山—深部过程[J]. 地质论评, 2000, (01) : 41 - 48邓晋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赵国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赵海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罗照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戴圣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李凯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 [24] 火成岩构造组合与壳-幔成矿系统[J]. 地学前缘, 1999, (02) : 66 - 77邓晋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莫宣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罗照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赵海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赵国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曹永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于学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25]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中段花岗岩类及其中铁镁质微粒包体地球化学特征[J]. 岩石学报, 1999, (01) : 90 - 98江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莫宣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赵崇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郭铁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张双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26]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与盆地形成[J]. 现代地质, 1998, (01) : 57 - 63赵海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邓晋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陈发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胡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赵世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 [27] 海南岛后地台造山-造盆模型:火成岩地球化学制约[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02) : 117 - 123邹和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
- [28] 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J]. 地球化学, 1997, (02) : 19 - 21+25-3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胡瑞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9] 从闪长质岩石包体角度探讨太行山──燕山造山带壳幔成矿作用[J]. 矿床地质, 1995, (03) : 206 - 215刘凤山,石准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30] 蛇绿岩生成构造环境的Ba-Th-Nb-La判别图[J]. 岩石学报, 1993, (02) : 146 - 157李曙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