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土壤粒径分形特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52
作者
茹豪 [1 ]
张建军 [1 ]
李玉婷 [1 ]
杨宗儒 [2 ]
冯换成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吉县林业局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粒径分布; 分形特征; 土壤侵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采用单重和多重分形方法分析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粒径分布特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粒径分形参数的影响以及分形参数与土壤粒径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土壤粒径分布不同,采用激光法测定的土壤粒径分布在粉粒域和砂粒域内,需要通过优化来重新确定粘粒域、粉粒域和砂粒域3个尺度域的界线。通过测定得出研究流域内土壤粒径分布在20100μm较为狭窄的范围内,呈现明显的非均匀性,需要采用多重分形来表述其分布特征。粉粒域维数Dsilt与粘粒和粉粒的体积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砂粒域维数Dsand与砂粒体积分数呈负相关关系且不显著,可以利用Dsilt预测土壤质地的变化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遭受侵蚀的程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粘粒、粉粒、砂粒的体积分数以及粉粒域维数Dsilt、容量维数D0、信息维数D1和信息维数与容量维数的比值D1/D0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砂粒域维数Dsand有显著影响(P<0.05),表明可用多重分形参数作为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黄土丘陵区土壤粒径分布单重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 [J].
白一茹 ;
汪有科 .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43 (05) :43-48+42
[2]   基于多重分形的土壤粒径分布与土壤物理特性关系 [J].
管孝艳 ;
杨培岭 ;
吕烨 .
农业机械学报 , 2011, (03) :44-50
[3]   黄土高原典型土壤剖面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特征 [J].
党亚爱 ;
李世清 ;
王国栋 ;
赵坤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9) :74-78
[4]   北京山区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特征 [J].
曾宪勤 ;
刘和平 ;
路炳军 ;
王秀颍 ;
杨威 .
山地学报, 2008, (01) :65-70
[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粒径分形分析——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 [J].
王德 ;
傅伯杰 ;
陈利顶 ;
赵文武 ;
汪亚峰 .
生态学报, 2007, (07) :3081-3089
[6]   用粒径的重量分布表征的土壤分形特征 [J].
杨培岭 ;
罗远培 ;
石元春 .
科学通报 , 1993, (20) :1896-1899
[7]  
Fractal dimension of soil aggregates as an index of soil erodibility[J] . Abbas Ahmadi,Mohammad-Reza Neyshabouri,Hassan Rouhipour,Hossein Asadi.Journal of Hydrology . 2011 (3)
[8]  
The response of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export to land-use change in four areas of Europe: The importance of landscape pattern[J] . Martha M. Bakker,Gerard Govers,Anne van Doorn,Fabien Quetier,Dimitris Chouvardas,Mark Rounsevell.Geomorphology . 2007 (3)
[9]  
Multifractal characterization of saprolite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s after topsoil removal[J] . J.G.V. Miranda,E. Montero,M.C. Alves,A. Paz González,E. Vidal Vázquez.Geoderma . 2006 (3)
[10]  
Impacts of historical land use changes on erosion and agricultural soil properties in the Kali Basin at Lake Balaton, Hungary[J] . Peter Szilassi,Gyozo Jordan,Anton van Rompaey,Gabor Csillag.Catena . 2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