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红树林区浮游植物时空变化与水质要素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王雨 [1 ]
卢昌义 [2 ]
谭凤仪 [3 ]
徐华林 [4 ]
唐森铭 [1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及化学系
[4] 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红树林; 浮游植物; 时空变化; 水质要素; 深圳福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探讨深圳福田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红树林区不同水质环境中浮游植物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主要水质因子与浮游植物密度时空变化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福田红树林区浮游植物有5门28属51种(含未知9种),以硅藻门种类为主,优势种为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和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skildi)等,蓝藻、绿藻能发展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为小颤藻(Oscillatoria minim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等。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变化显著。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变化明显,季节差异不大。各季度的浮游植物密度较高,达到106cells·L-1的级别。由于接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等陆源污水,5个站位的主要水质因子受污水排放影响明显,站位受陆源污水影响的顺序依次为:Ⅳ>Ⅱ>Ⅴ>Ⅰ>Ⅲ,污水排放进入红树林区的水域水质显著区别于完全海水水域。陆源污水输入对浮游植物密度时空变化造成显著影响,浮游植物密度与总氮浓度、盐度相关性较好,与总氮成显著负相关,与盐度成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辽东湾浮游植物多样性及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宋伦 ;
周遵春 ;
王年斌 ;
马志强 ;
薛克 ;
邓欢 ;
田金 ;
杨爽 .
海洋环境科学, 2007, (04) :365-368
[2]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研究 [J].
陈长平 ;
高亚辉 ;
林鹏 .
海洋科学, 2007, (07) :25-31
[3]   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研究 [J].
汤琳 ;
张锦平 ;
许兆礼 ;
陈亚瞿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2) :97-101
[4]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及其生态学研究 [J].
陈长平 ;
高亚辉 ;
林鹏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S1) :11-15
[5]   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区海水中营养盐和叶绿素a研究初探 [J].
王虎 ;
高航 ;
周怀阳 ;
郭卫东 .
台湾海峡, 2005, (04) :502-507
[6]   福建省福鼎市后屿湾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研究 [J].
陈长平 ;
高亚辉 ;
林鹏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18-122
[7]   珠江口浮游藻类生态及与关键水质因子分析 [J].
刘玉 ;
李适宇 ;
董燕红 ;
吴仁海 ;
陈新庚 .
海洋环境科学, 2002, (03) :61-66
[8]   红树林区硅藻研究进展 [J].
陈长平 ;
高亚辉 ;
林鹏 .
海洋科学, 2002, (03) :17-19
[9]   深圳福田红树林区藻类群落结构和生态学研究 [J].
刘玉 ;
陈桂珠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102-107
[10]   珠江口红树林氮磷的累积和循环研究 [J].
张汝国 ;
宋建阳 .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62-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