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交错带的地形-气候-植被格局和植被恢复对策
被引:1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鸿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任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印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来源:
关键词:
森林-草原交错带;
植被格局;
植被恢复;
地形;
土壤水分;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8.02.005
中图分类号:
P461.7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探讨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地形-气候-植被格局,表明植被分布受气候和地形综合影响,在区域尺度上,随降水量减少阔叶林逐步由桦林向栎林、山杨林转变,针叶林更为接近森林旱极;在局地尺度上,阔叶林多分布在蒸发微弱、土壤容重较小的陡阴坡,草原分布在对应的阳坡上,非地带性榆树疏林分布在毛管作用微弱、蒸发小的沙地上。交错带植被建设应在降水量允许范围内优先考虑针叶树;其次要考虑坡向、坡位对土壤水分条件的影响,森林应尽量栽植在坡度10°40°的阴坡;在区域和局地尺度上都应注意造林密度以及乔灌草结合,沙地不宜栽植密林。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内蒙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遥感测量
[J].
王爱玲
;
朱文泉
;
李京
;
陈云浩
.
地理科学,
2007, (03)
:325-330

王爱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朱文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李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陈云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
冬季北大西洋海温年际、年代际变化与中国气温的关系
[J].
曲金华
;
江志红
;
谭桂容
;
孙力
.
地理科学,
2006, (05)
:5557-5563

曲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桂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孙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气象局业务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3]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盐平衡与干排水脱盐分析
[J].
王学全
;
高前兆
;
卢琦
;
李彬
.
地理科学,
2006, (04)
:4455-4460

王学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防风抗旱信息中心 内蒙古防风抗旱信息中心

高前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防风抗旱信息中心

卢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防风抗旱信息中心 内蒙古防风抗旱信息中心

李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防风抗旱信息中心
[4]
内蒙古中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植被与土壤性状的变化
[J].
杨树
;
温雨金
;
刘鸿雁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4)
:143-145+149

杨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温雨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刘鸿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5]
亚洲季风与中国干湿、农牧气候界线之关系
[J].
杨建平
;
丁永建
;
陈仁升
;
刘俊峰
.
地理科学,
2005, (04)
:59-65

杨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俊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6]
晋陕蒙接壤区林草覆盖变化的遥感分析
[J].
颜长珍
;
吴炳方
.
地理科学,
2004, (04)
:465-47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炳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北京
[7]
不同土壤水分下刺槐和油松的生理特征
[J].
杨建伟
;
梁宗锁
;
韩蕊莲
;
吉士东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4, (03)
:12-17

杨建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河南南阳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陕西杨陵,陕西杨陵,河南南阳

梁宗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河南南阳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陕西杨陵,陕西杨陵,河南南阳

韩蕊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河南南阳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陕西杨陵,陕西杨陵,河南南阳

吉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河南南阳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陕西杨陵,陕西杨陵,河南南阳
[8]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J].
史纪安
;
陈利顶
;
史俊通
;
傅伯杰
;
张淑荣
.
地理科学,
2003, (04)
:493-498

史纪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陈利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伯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张淑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9]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
[J].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周瑞莲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739-747

赵哈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景观的若干特征
[J].
黄永梅
;
刘鸿雁
;
崔海亭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3)
:257-26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海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