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浏阳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14
作者
代冬梅
吴国平
司惠超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 地形因子;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03.168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通过解译卫星遥感影像,利用DEM数据,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从高程、坡度和坡向对浏阳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地形因子不同级别下的主导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各土地利用类型的优势区域不同,相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形级别下的数量和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分析,将有助于实现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不同地形上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布局,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31 / 12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 [J].
毛蒋兴 ;
李志刚 ;
闫小培 ;
周素红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2) :71-76
[2]   基于DEM的龙口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研究 [J].
邹敏 ;
吴泉源 ;
逄杰武 .
测绘科学, 2007, (06) :173-175+93+210
[3]   基于DEM的广东省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黎景良 ;
后斌 ;
危双峰 ;
张晓东 ;
钟凯文 .
测绘通报, 2007, (06) :53-57
[4]   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闫小培 ;
毛蒋兴 ;
普军 .
地理学报, 2006, (06) :613-623
[5]   基于DEM的长江上游土地利用分析 [J].
刘瑞民 ;
杨志峰 ;
沈珍瑶 ;
丁晓雯 ;
伍星 ;
刘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1) :102-108+129
[6]   运用DEM剖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时空变化——以北京延庆县为例 [J].
孙丽 ;
陈焕伟 ;
潘家文 .
山地学报, 2004, (06) :762-766
[7]   流域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壤类型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J].
陈利顶 ;
张淑荣 ;
傅伯杰 ;
彭鸿嘉 .
生态学报, 2003, (12) :2497-2505
[8]   基于空间分析的土地利用垂直分异研究 [J].
王宏志 ;
李仁东 ;
毋河海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6) :531-535
[9]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1) :51-57
[10]  
Land use change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population pressure: the case of Java[J] . Peter H Verburg,Tom (A.) Veldkamp,Johan Bouma.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199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