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a来新疆植被覆盖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42
作者
师庆东
肖继东
潘晓玲
吕光辉
陆海燕
机构
[1] 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2] 新疆气象局 遥感所
[3] 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4] 新疆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
[5] 乌鲁木齐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7] 乌鲁木齐
关键词
新疆; 植被; 覆盖变化; 遥感; 距平;
D O I
10.13866/j.azr.2004.04.017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前人提取的近20 a(1982-2000年)植被覆盖度指数FVC为基础数据,根据新疆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和地貌类型,采用分区海拔的方法对FVC影像进行分类。对各地理区域植被的变化采用距平处理,初步定量分析了新疆植被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近20 a来新疆无论是山地还是平原,高植被覆盖度的绿洲和森林面积均有所增加。以地区论,伊犁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幅度最小,状况最为稳定;东疆地区绿洲与高覆盖度植被稳定,低覆盖度植被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北疆平原地区绿洲面积增加,高覆盖度植被和无植被区面积减少;北疆山地森林植被增加,不同时间增加的速率不同,高覆盖度植被与森林的变化呈一定的相互转换关系;南疆地区绿洲面积显著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高、中覆盖度草地的面积下降,山地荒漠面积近年来有所增加,森林和高覆盖度草地面积也有所增加。从植被类型转换方式来看,在平原区,绿洲与中、高覆盖度草地面积之间具有强烈负相关;而山区的植被类型转换多发生在无植被区与低、中覆盖度草地之间或高覆盖度草地和森林之间。人工绿洲面积的变化成为新疆平原区植被类型变化的重要因素,南北疆绿洲面积增加的同时,中、高覆盖度植被减少,即绿洲与沙漠之间过渡带的植被面积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三工河流域荒漠绿洲植被动态及其成因分析 [J].
赵成义 ;
宋郁东 ;
王玉潮 ;
蒋平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249-254
[2]   新疆玛纳斯河地区绿洲的形成与演变研究 [J].
杨发相 ;
马虹 ;
穆桂金 ;
乔木 .
干旱区研究, 2003, (04) :276-280
[3]   遥感影像中分区分类法及在新疆北部植被分类中的应用 [J].
师庆东 ;
吕光辉 ;
潘晓玲 ;
程维明 .
干旱区地理, 2003, (03) :264-268
[4]   利用FVC和DEM对中国新疆南部植被的分类研究 [J].
师庆东 ;
吕光辉 ;
韦如意 ;
潘晓玲 ;
张旭 .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80-284
[5]   利用20年遥感影像分析西部干旱区植被演变特征 [J].
师庆东 ;
陈利军 ;
潘晓玲 ;
吕光辉 .
资源科学, 2003, (05) :84-88
[6]   基于AVHRR/NOAA影像的天山北坡近10a植被变化 [J].
罗格平 ;
陈嘻 ;
胡汝骥 .
冰川冻土, 2003, (02) :237-242
[7]   新疆准噶尔盆地边缘部分地段生态环境特征 [J].
钱亦兵 ;
张立运 ;
吴兆宁 ;
周华荣 .
干旱区地理, 2003, (01) :30-36
[8]   中国新疆且末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姜琦刚 ;
高村弘毅 ;
后藤真太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1) :83-86
[9]   基于遥感与GIS的于田绿洲土地覆盖动态研究 [J].
刘传胜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丁建丽 .
中国沙漠, 2003, (01) :61-64+103
[10]   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荒漠化动态变化遥感研究——以策勒县为例 [J].
丁建丽 ;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熊黑钢 ;
海米提·依米提 .
遥感学报, 2002, (01)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