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襄汾旱地冬小麦生产现状分析

被引:9
作者
马红梅
谢英荷
洪坚平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襄汾县; 旱地小麦; 产量; 施肥; 灌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了解山西省旱地冬小麦生产现状,2009,2010年分别对山西省襄汾县150户和96户农户的旱地冬小麦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区这2年冬小麦生产有90.67%和73.93%的农户产量低于4 000 kg/hm2,仅有9.33%和26.07%的农户产量大于4 000 kg/hm2,平均产量2009年为1 467 kg/hm2,2010年为3 366 kg/hm2,均低于我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2)2009年氮肥用量平均为118.76 kg/hm2,2010年为146.69 kg/hm2,小于120 kg/hm2的农户分别占25.33%和53.13%,大于120 kg/hm2的农户分别占74.67%和46.87%。(3)2009年磷用量平均为62.78 kg/hm2,2010年为95.40 kg/hm2;2009年钾的平均用量为11.39 kg/hm2,2010年为55.66 kg/hm2。2009年90.00%的农户和2010年53.13%的农户磷肥用量不能满足小麦的需要,钾肥不足更严重。(4)2009年只以种肥方式一次性投入,且几乎都是化肥,有机肥只通过留茬翻压,没有施基肥和追肥。2010年有种肥、基肥和追肥,但只有1户用有机肥。(5)2年灌溉次数分别为52,138次,灌水严重不足,灌溉次数和产量呈正相关。合理施肥和灌溉是山西旱地冬小麦产量上新台阶的唯一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35+338 +3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不同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转移的影响 [J].
金欣欣 ;
张喜英 ;
陈素英 ;
孙宏勇 ;
王彦梅 ;
邵立威 ;
高丽娜 .
华北农学报, 2009, (04) :112-118
[2]   不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任三学 ;
赵花荣 ;
姜朝阳 ;
谭凯炎 .
华北农学报, 2007, (S2) :169-174
[3]  
山西省小麦研究现状及展望[J]. 张定一,卫云宗,王石宝.  小麦研究. 2006(02)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 [J].
翟荣新 ;
刘彦随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29 (06) :49-54
[5]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谭金芳主编, 2003
[6]   旱地冬小麦水分亏缺补偿效应研究 [J].
夏国军 ;
阎耀礼 ;
程水明 ;
高松洁 ;
罗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01) :79-82
[7]   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战略 [J].
崔欢虎 ;
张鸿杰 ;
马爱萍 ;
陈爱萍 ;
王红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1, (03) :154-158
[8]   山西省小麦生态区划研究 [J].
张立生 ;
温辉芹 ;
程天灵 ;
李生海 ;
贾雍恕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02) :410-415
[9]   对山西省小麦生产形式的分析 [J].
韩东翠 ;
行翠平 ;
史民芳 ;
安林利 .
陕西农业科学, 2009, 55 (05) :77-78
[10]   加入世贸山西小麦生产发展的战略构想 [J].
王娟玲 .
山西农业科学, 2002, (04) :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