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含硫化氢天然气的研究及勘探前景

被引:76
作者
朱光有
戴金星
张水昌
李剑
金强
陈践发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硫化氢; 天然气; 资源潜力; 勘探前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目前已在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发现了含硫化氢气藏 ,含硫化氢天然气和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已成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硫化氢极强的毒性和腐蚀性 ,威胁着钻采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极易发生事故。而目前国内外对硫化氢的成因机理、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等方面的认识尚不能做到有效预测 ,安全钻采等工艺技术尚不配套成熟 ,在硫化氢出现时的防御措施也不到位 ,因此尽快开展硫化氢研究已是当务之急。研究了硫化氢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认识不足 ,形成机理掌握不够 ,地化特性考虑不充分等。指出了中国含硫化氢天然气资源潜力在陆上已开发气区和海陆碳酸盐岩储层中都十分巨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塔里木盆地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蔡春芳等著, 1997
[12]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J].
陈安定 .
石油学报, 1994, (02) :1-10
[13]   中国硫化氢天然气研究 [J].
樊广锋 ;
戴金星 ;
戚厚发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2, (03) :1-10
[14]   再论四川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J].
黄籍中 .
地球化学, 1990, (01) :32-43
[15]   天然气中硫化氢的成因和预测 [J].
王新洲 ;
李丽 ;
刘守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7, (01) :67-76+121
[16]   中国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分布特征、分类及其成因探讨 [J].
戴金星 .
沉积学报, 1985, (04) :109-120
[17]   我国高含硫化氢气的成因 [J].
戴金星 .
石油学报, 1984, (01) :28-28
[18]   四川碳酸盐岩气田的硫化氢 [J].
张子枢 .
石油实验地质, 1983, (04) :304-307
[19]   天然气同位素组成及气源对比 [J].
沈平 ;
王先彬 ;
徐永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2, (06) :34-38
[20]   我国下第三系高硫化氢气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阎俊峰 ;
阳建华 ;
阎进培 .
地质论评, 1982, (04) :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