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洲积雪监测

被引:18
作者
李培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东土研究所
关键词
高亚洲积雪; 空间分布; 变化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使用SMMR微波候积雪深度资料(1978~1987),NOAA可见光周积雪面积资料(1966~1989),以及60个基本气象台站逐日雪深、密度和月积雪日数资料(1957~1992)通过平均图与距平图分析,揭示出高亚洲积雪地理分布、季节变化与年际波动特征,并进行了积雪区划。使用统计模式,用平均差值法、最小二乘法以及自回归滑动平均3种趋势估计方法计算了积雪变化趋势。高亚洲积雪空间分布以四周,特别是东西两侧多雪,广大腹地少雪为特征,冬季积雪鼎盛时期,积雪也仅覆盖着不足79%的地面,平均雪深18.5cm,积雪贮量(水当量)115.0km3。高亚洲积雪年际变化十分显著,以冬季积雪年变率最高,其年际波动主导着全年积雪的年际变化,东西两侧多雪区年际波动位相相反,西藏东部为欧亚大陆积雪年际变化最突出的地区。积雪变化与北半球冬季气温呈正相关,随着全球变暖,积雪量呈普遍增加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西部积雪SMMR微波遥感的评价与初步应用 [J].
曹梅盛 ;
李培基 ;
D.A.Robinson ;
T.E.Spies ;
G.Kukla .
环境遥感, 1993, (04) :260-269
[2]   CLIMATE SPECTRA AND DETECTING CLIMATE CHANGE [J].
BLOOMFIELD, P ;
NYCHKA, D .
CLIMATIC CHANGE, 1992, 21 (03) :275-287
[3]  
On the Connexion of the Himalaya Snowfall with Dry Winds and Seasons of Drought in India[J] . Henry F. Blanford.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854- . 1884 (232-)
[4]  
Hemispheric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variations: recent trends and an update to 1987 .2 Jones PD. Journal of Climate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