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铅中毒研究三十六年

被引:18
作者
王簃兰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
关键词
检测; 铅接触; 阈值; 神经传导速度;
D O I
10.13692/j.cnki.gywsyzyb.1987.02.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主要总结了我校等单位所完成的75篇论文及调查的4,494人。对铅接触的早期检测技术有了大的进展。PbB、PbU、FEP及ZPP的阈值分别为35μg/dl、0.035mg/L、45μg/dl及70μg/dl。行为功能以及正中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也可作为铅接触的指标。山东淄博蓄电池厂采取了预防措施以后,空气铅浓度从1955年的13.27mg/m3降至1985年的0.08mg/m3;患病率从38.2%降至1.0%。今后尚需进一步研究铅对女工生殖系统的危害。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职业铅接触效应关系 [J].
盛叶舟 ;
王簃兰 ;
方玉兰 ;
王平生 ;
罗莲君 ;
王佩丽 ;
张盛瑜 ;
吴玮黎 ;
王笏臣 ;
胡玉兰 .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87, (02) :83-86
[2]   铅中毒预防措施的效果及经济效益 [J].
哈宽庭 .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87, (01) :46-48
[3]   职业性铅接触生物监测指标的选择 [J].
屈家瑛 ;
薛寿征 ;
潘志擎 ;
陈自强 ;
张如午 ;
王簃兰 .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6, (02) :121-126
[4]   铅作业工人行为功能改变的探讨 [J].
冼海林 .
劳动医学, 1986, (01) :18-21
[5]   铅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变化 [J].
丁钺 ;
李沅 ;
曹新莉 ;
黄开莲 ;
章爱卿 .
劳动医学, 1985, (03) :27-29
[6]   光辐射消化处理和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血铅 [J].
邹骏 ;
陆培坤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85, (04) :235-239
[7]   四—(对—三甲铵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尿铅 [J].
朱国杰 ;
张如午 ;
杨韵华 ;
张瑞稳 ;
盛叶舟 ;
屈家瑛 ;
雷珍莲 .
劳动医学, 1985, (02) :79-81
[8]   对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前后锌原卟啉变化的观察 [J].
张基美 ;
李增民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85, (03) :161-162+188
[9]   铅作业工人的血铅剂量-反应关系附视频 [J].
龚梓初 ;
潘志擎 ;
薜春萌 ;
顾宗莲 .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85, (02) :78-81+114
[10]   根据铅的生殖毒理学试论铅作业就业的性别选择 [J].
周仁 .
职业医学, 1985, (04) :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