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储层岩石物理学因素控气特征及机理

被引:49
作者
秦勇
傅雪海
叶建平
林大扬
唐书恒
李贵中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
[3]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关键词
中国,煤层气,煤储层,岩石学,物理学,控气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全国主要矿区或勘探区统计资料,总结了煤级、煤岩类型、显微组分组成等煤的岩石物理学因素与煤层含气量、吸附性、渗透性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煤储层岩石物理学特征的控气作用机理.发现煤级-含气量的“包络线”具有阶段性演化规律,最大含气量的显著变化与煤化作用阶跃高度一致,煤储层含气量较高的地区沿纬向等间距展布且与较高煤级煤分布区吻合,煤的兰氏体积与镜质组含量关系中存在一个镜质组含量临界值.指出不同煤化作用阶段控气作用的实质在于煤物理结构和化学结构的演化,沉积作用控气的思路对煤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预测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煤层割理及其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意义 [J].
张胜利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5, (04) :27-31
[2]   煤的吸附能力与其煤化程度和煤岩组成间的关系 [J].
钟玲文 ;
张新民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0, (04) :29-36+71
[3]  
煤层甲烷储层评价及生产技术[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美]I.D.Palmer等著, 1996
[4]   中国煤变质作用 [J].
杨起 ;
吴冲龙 ;
汤达祯 ;
康西栋 ;
刘大锰 .
地球科学, 1996, (03) :79-87
[5]   山西南部上古生界煤层含气性研究 Ⅰ推定区煤层含气性评价 [J].
秦勇 ;
刘焕杰 ;
桑树勋 ;
曾勇 ;
范秉恒 ;
宋党育 ;
张有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7, (04) :28-33+41
[6]   煤储层渗透率的非均质性模型 [J].
张有生 ;
秦勇 ;
陈家良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8, (01) :45-48
[7]   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割理研究 [J].
樊明珠 ;
王树华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