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中元古界高于庄组生境型及古环境

被引:10
作者
郭华 [1 ,2 ]
杜远生 [1 ,2 ]
黄俊华 [1 ,2 ]
杨江海 [2 ]
黄虎 [2 ]
陈玉 [2 ]
周瑶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微生物岩; 生境型; 碳同位素; 古环境; 高于庄组; 河北平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 [普通古生物学];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070902 ;
摘要
河北平泉中元古界高于庄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大量不同形态类型的微生物岩,主要包括柱状叠层石、层纹状叠层石、核形石、纹理石以及凝块石,它们各自不同的宏体和微观构造特征代表了不同的水体深度和环境水动力条件。通过野外实测观察、室内偏光显微镜下254块岩石薄片的微相分析以及碳、氧同位素的分析测定,研究了整个高于庄组沉积时期菌藻类生物的演化过程。在综合考虑岩性岩相特征、生物碎屑的含量、颗粒的保存状态以及微生物岩的宏体和微观特征等因素的基础上,将整个高于庄组划分为18个生境型,沉积相带演化从潮上带至内陆架的上部。河北平泉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地层序列中菌藻类生物含量的变化以及碳同位素的迁移规律清楚地记录了高于庄组沉积时期大规模的海进—海退的旋回沉积过程以及短期内频繁的海平面升降变化。通过分析生境型在地层剖面的分布特征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今后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以及更有效地进行烃源岩的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Ecological evolution across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at the Kangjiaping Section in Cili County, Hunan Province, China[J]. WANG QinXian,TONG JinNan,SONG HaiJun & YANG Hao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9(06)
[2]  
Discussion on geobiology, biogeology and geobiofacies[J]. YIN HongFu1, XIE ShuCheng2, QING JianZhong3, YAN JiaXin1 & LUO GenMing1 1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3 Wuxi Institute of Petroleum Geology, SINOPEC, Wuxi 214151,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
[3]   Subdivision of Permian Fossil Communities and Habitat Types in Northeast Sichuan,South China [J].
颜佳新 ;
马志鑫 ;
解习农 ;
薛武强 ;
李波 ;
刘冬勤 .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8, (05) :441-450
[4]   华北古陆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框架SHRIMP锆石年龄新依据 [J].
高林志 ;
张传恒 ;
尹崇玉 ;
史晓颖 ;
王自强 ;
刘耀明 ;
刘鹏举 ;
唐烽 ;
宋彪 .
地球学报, 2008, (03) :366-376
[5]   山东省唐王寨上寒武统崮山组沉积环境及竹叶状灰岩的多成因分析(英文) [J].
丁玉 ;
白志强 ;
刘建波 ;
韩作振 .
古地理学报, 2008, (02) :125-138
[6]   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J].
段凯波 ;
段东生 ;
陈留勤 ;
刘茂福 .
西北地质, 2008, (01) :44-49
[7]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球形臼齿状构造”新解——1400 Ma以前球形或似球形实体宏观藻类化石的细胞显微结构 [J].
梅冥相 .
现代地质, 2007, (04) :738-748
[8]   地球生物相中的生境型:概念、模式和编图 [J].
杜远生 ;
颜佳新 ;
龚一鸣 ;
冯庆来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6) :741-747
[9]   贵州罗甸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后沉积的微生物岩的时代和沉积学特征 [J].
刘建波 ;
江崎洋一 ;
杨守仁 ;
王海峰 ;
足立奈津子 .
古地理学报, 2007, (05) :473-486
[10]   微生物碳酸盐岩分类体系的修订:对灰岩成因结构分类体系的补充 [J].
梅冥相 .
地学前缘, 2007, (05) :22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