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地区建深1井志留系超压顶封层的封闭机制

被引:3
作者
杨兴业 [1 ]
何生 [1 ]
何治亮 [2 ]
李天义 [2 ]
王芙蓉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石柱复向斜; 超压成因; 超压封闭; 构造; 油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石柱复向斜地区建深1井志留系地层钻遇超压,压力系数为1.75~2.00,且全层段含气.地层中超压形成和保存与盖层封闭的有效性密切相关.在对超压层段泥岩压实特征以及埋藏史、热史、生烃史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欠压实、生烃、构造挤压及其他增压机制在志留系超压形成所起的作用,其中早三叠世至侏罗纪末期干酪根和液态烃裂解生气作用引起的流体体积膨胀是本区超压形成的主控因素,生气作用终止后无重要的增压事件发生.早白垩世以来的构造抬升作用导致大量溶解态天然气从地层水中出溶,并聚集于孔喉半径较大的粉砂岩层中.志留系顶部超压顶封层中泥岩和粉砂岩频繁出现互层,因而形成多个含气粉砂岩薄层.垂向上各个气水界面的毛细管作用力具有可叠加性,增强了顶封层对超压的封闭能力,使本区志留系地层中的超压保存至今.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超压封存箱的压力封闭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J].
杨兴业 ;
何生 .
地质科技情报, 2010, 29 (06) :66-72
[2]   四川盆地地表剥蚀量恢复及其意义 [J].
邓宾 ;
刘树根 ;
刘顺 ;
李智武 ;
赵建成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6) :675-686
[3]   鄂西渝东地区典型构造流体封存箱划分及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 [J].
徐国盛 ;
曹竣锋 ;
朱建敏 ;
袁海锋 ;
刘树根 ;
王国芝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6 (06) :621-630
[4]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超压特征和测井响应以及成因 [J].
何生 ;
何治亮 ;
杨智 ;
武恒志 ;
王芙蓉 ;
石万忠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34 (03) :457-470
[5]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 [J].
楼章华 ;
朱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584-593
[6]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技术体系探讨 [J].
马永生 ;
楼章华 ;
郭彤楼 ;
付晓悦 ;
金爱民 .
地质学报, 2006, (03) :406-417
[7]   构造应力超压机制的定量分析 [J].
罗晓容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6) :1086-1093
[8]   鄂西渝东区建南气田地层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潘文蕾 ;
刘光祥 ;
吕俊祥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3) :295-299
[9]   沉积盆地超压系统演化与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J].
郝芳 ;
邹华耀 ;
倪建华 ;
曾治平 ;
王敏芳 .
地球科学, 2002, (05) :610-615
[10]   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定量研究 [J].
付广 ;
吕延防 ;
杨勉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4) :295-29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