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16
作者
张群林 [1 ]
任传路 [2 ]
丁磊 [2 ]
邵迎春 [2 ]
丁庆莉 [2 ]
机构
[1] 江苏省太仓市港区医院检验科
[2] 解放军一〇〇医院检验病理科
关键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 心肌肌钙蛋白T; 急性心肌梗死; 联合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GPB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单独和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2例AMI患者为AMI组,57例胸痛且排除AMI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胸痛发作0~3、>3~8、>8~15h时血浆HFABP、GPBB、cTnT、Mb。结果胸痛发作后各时间段内H-FABP、GPBB、cTnT及Mb在AMI组表达的阳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中,胸痛发作后0~3、>3~8hH-FABP、GPBB敏感度和准确度比较高,>8~15hcTnT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最高,与其余标志物相比,Mb在AMI组中各时间段内诊断效率均一般。H-FABP、GPBB、cTnT 3项指标联合检测时,AMI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提高,敏感度为78.57%(0~3h)和90.48%(>3~8h),准确度为81.82%(0~3h)和85.86%(>3~8h);特异度虽有所降低,但仍分别高达84.21%(0~3h)和82.46%(>3~8h)。而将H-FABP、GPBB、cTnT、Mb 4项指标联合检测较3项联合检测各诊断效率指标并无明显提高,敏感度为72.56%(0~3h)和79.47%(>3~8h),准确度为77.28%(0~3h)和82.31%(>3~8h)。结论将H-FABP、GPBB、cTnT 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胸痛发作后早期(0~8h)AMI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而H-FABP、GPBB、cTnT、Mb 4项指标联合检测与3项联合检测相比,并无更高的应用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0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实验室检验指标的合理应用 [J].
刘幸福 ;
苏惠青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14 (11) :1597-1599
[2]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效果评价 [J].
刘国英 ;
王晓卉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06) :693-695
[3]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杨硕 ;
怀伟 ;
刘桂花 ;
吴健 ;
张捷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4, (02) :150-154
[4]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的临床应用 [J].
杨云净 ;
罗艳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 (10) :1290-1292
[5]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范树虹 ;
杨曙光 ;
薛炳国 ;
李召峰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1, 27 (11) :837-840
[6]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价值 [J].
夏中华 ;
阳跃忠 ;
李全忠 ;
刘琼 ;
谢福生 .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1, 40 (11) :1079-1080
[7]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J].
刘永娥 ;
梁华 ;
石宏宴 .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3 (04) :388-390+405
[8]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心肌损伤的新标志物 [J].
王宇竞 ;
敖敏高娃 .
医学综述, 2011, (02) :175-177
[9]   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方法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J].
吴炯 ;
宋凌燕 ;
张春燕 ;
郭玮 ;
宋斌斌 ;
王蓓丽 ;
唐斌 ;
西雁 ;
潘柏申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0, (09)
[10]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J].
陈兴文 .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 (11) :1057-1058+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