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52
作者
计伟 [1 ,2 ]
刘海江 [3 ]
高吉喜 [4 ]
马欢 [1 ,2 ]
宋婷 [1 ,2 ]
高艳妮 [1 ,2 ]
冯朝阳 [1 ,2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4]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质量; 时空变化;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21.03.17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黄河流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湿地萎缩等生态问题.为了解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状况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格局、植被、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价值、县域生态质量等多方面的数据和文献资料.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大部分县区生态质量状况一般,植被覆盖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上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中游和下游;(2) 2000—2018年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占比持续下降,森林、水域面积占比略有增加,聚落面积占比持续上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体植被覆盖和生产力状况得到改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提升;(3)大部分地区生态状况改善幅度有限,局部仍有退化,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依然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建议在恢复植被覆盖的基础上,开展优化生态结构、维护生态过程的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生态敏感地区生态保护成效的评估和提升,农耕地区农田生产力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城镇化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的影响;同时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体系,开展监测指标与技术方法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这不但是流域生态质量时空变化分析的基础,也是生态保护恢复和管理工作的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700 / 170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黄河流域近十五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刘耕源 ;
杨青 ;
黄俊勇 .
中国环境管理, 2020, 12 (03) :90-97
[2]   黄河流域植被指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与水沙变化的关系 [J].
郭帅 ;
裴艳茜 ;
胡胜 ;
杨冬冬 ;
邱海军 ;
曹明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20, 40 (03) :1-7+13
[3]   1999-2018年青海省土地退化遥感监测及其驱动力分析 [J].
张博 ;
周伟 ;
张福存 .
水土保持通报, 2020, 40 (02) :120-128+325
[4]   黄河流域甘肃段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J].
陆荫 ;
张强 ;
李晓红 ;
杨淑霞 ;
杨青 .
水土保持通报, 2020, 40 (02) :232-238
[5]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黄土高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尤南山 ;
董金玮 ;
肖桐 ;
刘纪远 ;
Xiao Xiangming .
地理科学, 2020, 40 (02) :315-323
[6]   气候变化对“山水林田湖草”重大生态工程的影响 [J].
赵东升 ;
郭彩赟 ;
郭义强 ;
刘磊 ;
高璇 ;
张家诚 ;
朱瑜 ;
张雪梅 .
生态学报, 2019, 39 (23) :8780-8788
[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策略 [J].
金凤君 .
改革, 2019, (11) :33-39
[8]   黄河源区玛多县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 [J].
肖建设 ;
乔斌 ;
陈国茜 ;
史飞飞 ;
曹晓云 ;
祝存兄 .
生态学报, 2020, 40 (02) :510-521
[9]   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 [J].
刘昌明 .
人民黄河, 2019, 41 (10) :158-158
[10]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技术与规范研究(英文) [J].
王绍强 ;
王军邦 ;
张雷明 ;
肖治术 ;
王锋 ;
孙楠 ;
李岱青 ;
陈斌 ;
陈敬华 ;
李悦 ;
王小博 ;
王苗苗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 10 (02) :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