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地区麻粒岩的P-T路径研究附视频

被引:27
作者
刘树文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麻粒岩,岩石结构,变质演化,P-T路径,阜平;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1996.01.008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阜平麻粒岩分布于阜平大柳树和坊里一带的原阜平超群下亚群索家庄组花岗质片麻岩中,以不同规模的透镜体、似层状体产出、麻粒岩主要由石榴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角闪石和斜长石等矿物组成,含有少量的石英。根据岩石的矿物组合和结构特征可将其变质作用演化分为四个阶段:①石榴石中的角门石、斜长石、单斜辉石等变质矿物包体代表峰前阶段;②粗粒平衡共生的角闪石、单斜辉石、石榴石、斜长石±紫苏辉石±石英等代表了峰期变质阶段;③石榴石变斑晶后生合晶反应边中外侧细粒斜方辉石、斜长石和石英集合体代表了峰后变质阶段;④后生合晶反应边中内侧角门石、斜长石等,代表了晚期退化变质阶段。这四个变质阶段演化的P-T条件依次为:峰前阶段636℃、0.824GPa,峰期阶段751~833℃、0.854~1.085GPa,峰后阶段670~740℃、0.55~0.70GPa,退化变质阶段665℃、0.727GPa,构成了一条顺时针的P-T路径,反映了该变质区从早期褶皱增厚到晚期构造抬升的地质动力学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三山四群关系雏议 [J].
徐朝雷 ;
徐有华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2) :128-135
[2]   关于阜平超群的时代归属问题的讨论 [J].
王启超 ;
高明文 ;
范嗣昆 ;
胡霭琴 ;
刘菊英 ;
朱炳泉 .
地质地球化学, 1992, (02) :73-74
[3]   太行山阜平隆起南部早前寒武系划分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J].
谭应佳 ;
赵温霞 ;
王方正 ;
姜晓伟 .
地球科学, 1989, (01) :67-76
[4]   太行五台区、燕山区、阴山东段的早前寒武纪地层年代、划分及对比 [J].
王启超 .
地质学报, 1988, (01) :16-30
[5]   阜平太古宙穹状复合褶皱群的构造样式及变形史 [J].
张寿广 ;
金龙国 ;
肖庆辉 .
中国区域地质, 1983, (06) :97-110
[6]   华北地台基底构造 [J].
马杏垣 ;
吴正文 ;
谭应佳 ;
郝春荣 .
地质学报, 1979, (04) :293-304
[7]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刊第19号[M]. 地质出版社 , 伍家善等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