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CO人为源排放清单

被引:55
作者
王丽涛
张强
郝吉明
贺克斌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CO; 排放清单; 人为源; 中国大陆;
D O I
10.13671/j.hjkxxb.2005.12.002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在经济部门、燃料类型、燃烧方式/工艺技术3个层次对排放源进行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各类源的能源消耗/产品产量及相应的排放因子,建立了中国大陆2001年分省区CO人为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中国大陆2001年CO人为源排放量为1·5×108t.生物质、煤炭和汽油是CO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总排放的35·24%、31·67%和20·31%;CO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32·15%)、工业燃烧(23·77%)和机动车排放(21·75%).CO排放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山东、河北、山西、辽宁等12个省区的年排放量在5·0×106t以上,集中了全国总排放的2/3;上海、北京和天津3市的年均排放强度最高(大于100t·km-2·a-1);而西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4个省区的CO排放强度均不足5t·km-2·a-1·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分析 [J].
黄导 .
中国能源, 2004, (05) :14-16
[2]   我国水泥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J].
林少鸿 .
中国建材, 2002, (01) :36-37
[3]   水泥窑有害气体的污染与防治 [J].
苏达根 ;
高德虎 ;
叶汉民 .
重庆环境科学, 1998, (01) :3-5
[4]   工业炉窑烟气污染及其治理(上) [J].
唐黔 ;
卢先德 ;
王树海 ;
周领弟 .
工业炉, 1995, (04) :42-47+58
[5]  
2020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周大地主编, 2003
[6]  
中国机械工业年鉴[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 2002
[7]  
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编, 1996
[8]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
[9]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
[10]   Peking University [C]. 
IUTAM Symposium on Surface Effects in the Mechanics of Nanomaterials and Heterostructures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