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对其东北侧干旱形成的数值试验

被引:10
作者
王咏青
陈联寿
罗哲贤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气象学院江苏南京,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TIPEX; 青藏高原; 热力作用; 反气旋涡旋; 干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6.7 [数值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再分析资料 ,指出高原边界层内存在北高南低偶极子型涡旋对的独特气候现象。根据当雄站 1998年 5月 31日至 6月 4日感热通量的连续观测资料 ,确定了高原热力作用的时变特征 ,分别用不同的理想高原初始涡度场加定常热源强迫和时变热源强迫代入正压准地转涡度模式 ,研究了高原东北侧干旱的形成。认为有三种过程在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是 :基流对上游反气旋涡旋的平流输送、南侧气旋涡旋的能量频散以及高原热力强迫引起的频散生成高值系统的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529 / 5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藏高原气象学.[M].叶笃正等著;.科学出版社.1979,
[2]   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特征 [J].
钱正安 ;
吴统文 ;
梁潇云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1, (04) :444-454
[3]   青藏高原改则地区近地层湍流特征 [J].
刘辉志 ;
洪钟祥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3) :289-300
[4]   美国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及其初步分析 [J].
苏志侠 ;
吕世华 ;
罗四维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2) :3-5
[5]   1997年甘肃省特大干旱事件的诊断分析 [J].
白虎志 ;
谢金南 ;
王宝灵 ;
刘德祥 ;
赵红岩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1) :3-5
[6]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量分析 [J].
苗曼倩 ;
曹鸿 ;
季劲钧 .
高原气象, 1998, (04) :23-30
[7]   中国西北地区春末夏初降水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 [J].
蔡晓军 ;
李栋梁 ;
姚辉 .
高原气象, 1998, (02) :61-72
[8]   强迫二维Rossby波传播特征的数值试验 [J].
徐祥德 ;
何金海 ;
赵天良 ;
朱乾根 .
气象学报, 1993, (01) :111-117
[9]   青藏高原对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作用 [J].
徐国昌 ;
张志银 .
高原气象, 1983, (02)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