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含油气盆地
被引:13
作者
:
朱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朱夏
机构
:
来源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
1984年
/ 02期
关键词
:
含油气盆地;
旋回性;
地台;
油气盆地;
地质构造;
地壳运动;
多旋回构造运动;
变格运动;
地槽带;
特提斯喜马拉雅;
拗拉槽;
黄汲清;
中新生代盆地;
构造带;
褶皱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四十年代初期,黄汲清先生完成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重要著作,为多旋回地壳运动理论奠定了基础。1981年都城秋穗在回顾中称之为“关于东亚构造研究的历史上最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理论又不断有了新的发展。继“多轮回的造山运动是中国大地构造的特征”这一著名论断之后,黄汲清先生在一系列论文中又强调指出:“地槽发育的多旋回性不是像某些人所设想的那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中、新生代构造与含油气盆地
[J].
朱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朱夏
;
陈焕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陈焕疆
;
孙肇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孙肇才
;
张渝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张渝昌
.
地质学报,
1983,
(03)
:235
-242
[2]
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
[J].
黄汲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黄汲清
.
石油实验地质,
1983,
(03)
:165
-169
[3]
试论古全球构造与古生代油气盆地
[J].
朱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朱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1)
:1
-33
[4]
深边缘海和内海的地球动力学与火山作用
[J].
Л.Э.Леви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Л.Э.Левин
;
陈颐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颐亨
.
海洋地质译丛,
1983,
(01)
:26
-35
[5]
中国大陆边缘构造和盆地演化
[J].
朱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盆地研究室,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盆地研究室
朱夏
;
陈焕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盆地研究室,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盆地研究室
陈焕疆
.
石油实验地质,
1982,
(03)
:153
-160+219
[6]
新疆构造概况与石油地质的基本特征
[J].
彭希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彭希龄
.
新疆石油地质,
1981,
(01)
:1
-18+96
[7]
中国东部板块内部盆地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J]. 朱夏.石油实验地质. 1979(00)
[8]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J].
黄汲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汲清
;
任纪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任纪舜
;
姜春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春发
;
张之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之孟
;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许志琴
.
地质学报,
1977,
(02)
:117
-135
[9]
从多旋回构造运动观点初步探讨地壳发展规律
[J].
黄汲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汲清
;
姜春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春发
.
地质学报,
1962,
(02)
:105
-152
←
1
→
共 9 条
[1]
中国中、新生代构造与含油气盆地
[J].
朱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朱夏
;
陈焕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陈焕疆
;
孙肇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孙肇才
;
张渝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张渝昌
.
地质学报,
1983,
(03)
:235
-242
[2]
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
[J].
黄汲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黄汲清
.
石油实验地质,
1983,
(03)
:165
-169
[3]
试论古全球构造与古生代油气盆地
[J].
朱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朱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1)
:1
-33
[4]
深边缘海和内海的地球动力学与火山作用
[J].
Л.Э.Леви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Л.Э.Левин
;
陈颐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颐亨
.
海洋地质译丛,
1983,
(01)
:26
-35
[5]
中国大陆边缘构造和盆地演化
[J].
朱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盆地研究室,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盆地研究室
朱夏
;
陈焕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盆地研究室,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盆地研究室
陈焕疆
.
石油实验地质,
1982,
(03)
:153
-160+219
[6]
新疆构造概况与石油地质的基本特征
[J].
彭希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彭希龄
.
新疆石油地质,
1981,
(01)
:1
-18+96
[7]
中国东部板块内部盆地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J]. 朱夏.石油实验地质. 1979(00)
[8]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J].
黄汲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汲清
;
任纪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任纪舜
;
姜春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春发
;
张之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之孟
;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许志琴
.
地质学报,
1977,
(02)
:117
-135
[9]
从多旋回构造运动观点初步探讨地壳发展规律
[J].
黄汲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汲清
;
姜春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姜春发
.
地质学报,
1962,
(02)
:105
-15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