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模拟和诊断分析

被引:37
作者
张冰
胡隐樵
傅培健
不详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江苏南京
[4] 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5] 甘肃兰州
关键词
暴雨; 数值模拟; 梅雨锋; 湿位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研究了2003年7月4~5日(简称“03.7”)的梅雨锋暴雨过程,该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有很好的模拟能力。应用假相当位温密集区定义锋面,梅雨锋锋生比暴雨早12h出现。此次暴雨过程中,急流发展比暴雨要早2h左右。低空急流的增强,负散度绝对值加大,促使低层强烈辐合,是本次暴雨的触发机制,而涡度的增强则是系统发展的结果。暴雨期间,对流层低层是平均湿位涡负值区,湿对称不稳定。然而,850hPa上湿位涡的弱正值区随暴雨中心(雨量>20mm·h-1)同步东移,说明其中心为湿对称弱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8 / 3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江中下游中-β尺度云雨团活动规律和环境条件分析 [J].
陈丽芳 ;
邬惠峰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 (05) :589-594+600
[2]   2000年7月西南涡暴雨过程的分析和数值模拟 [J].
姜勇强 ;
张维桓 ;
周祖刚 ;
张志华 .
高原气象, 2004, (01) :55-61
[3]   梅雨锋演变与低涡发展的联系 [J].
陈丽芳 ;
高坤 ;
徐亚梅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4, (01) :103-109
[4]   98.7"特大暴雨低涡的螺旋度和动能诊断分析 [J].
侯瑞钦 ;
程麟生 ;
冯伍虎 .
高原气象, 2003, (02) :202-208
[5]   中纬度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的若干进展 [J].
程麟生 ;
冯伍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4) :337-347
[6]   位涡在暴雨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J].
王建中,马淑芬,丁一汇 .
应用气象学报, 1996, (01) :19-27
[7]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
气象学报, 1995, (04) :387-405
[8]   西南低涡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J].
李国平,刘行军 .
应用气象学报, 1994, (03) :354-360
[9]   论锋面在副热带里的性质和华中华南锋面分析问题 [J].
顾震潮 .
气象学报, 1953, (02) :28-32
[10]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的形成机理与预报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陶诗言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