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54
作者
田玲玲 [1 ,2 ]
罗静 [1 ,2 ]
董莹 [1 ,2 ]
刘和涛 [1 ,3 ]
曾菊新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亏; 时空动态; 湖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研究湖北省内部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2005年、2010年、2013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核算湖北省17个市(州、林区)在三个时间节点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对各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盈亏状况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17个市(州、林区)的总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呈迅速增长趋势,其中中部地区增长最快;2005年生态赤字最为严重的地区集中于以武汉为代表的中东部,2013年生态赤字最为严重的地区集中于中西部,生态赤字空间分布的重心逐渐由东部向西部转移;6种生态生产性土地增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建筑用地、化石能源、草地、水域、林地和耕地,其中潜江、恩施、天门、仙桃、黄冈等地建筑用地生态足迹增速最快,十堰、鄂州、黄石、荆州、荆门等地则是水域生态足迹增速最快,草地、水域、化石能源用地和耕地的生态足迹增长共同决定各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16 / 3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生态足迹的模型修正与方法改进 [J].
周涛 ;
王云鹏 ;
龚健周 ;
王芳 ;
冯艳芬 .
生态学报, 2015, 35 (14) :4592-4603
[2]   基于生态足迹的苏州市可持续发展动态研究 [J].
张佳琦 ;
段玉山 ;
伍燕南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02) :177-184
[3]   低碳概念下武汉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J].
江平平 ;
陈银蓉 ;
张苗 .
水土保持研究, 2015, 22 (01) :246-251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湖北省生态足迹拟合与预测研究 [J].
朱新玲 ;
黎鹏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7 (01) :77-80
[5]   恩施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评价 [J].
张家其 ;
王佳 ;
吴宜进 ;
葛咏 ;
王程昊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5) :603-608
[6]   宁夏生态足迹影响因子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J].
马明德 ;
马学娟 ;
谢应忠 ;
马甜 .
生态学报, 2014, 34 (03) :682-689
[7]   西藏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动态分析 [J].
安宝晟 ;
程国栋 .
生态学报, 2014, 34 (04) :1002-1009
[8]   中部地区生态足迹的比较研究 [J].
傅春 ;
陈炜 ;
谢珍珍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11) :1397-1404
[9]   中部6省生态足迹的测算与比较分析 [J].
张爱菊 ;
张白汝 ;
向书坚 .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 (04) :625-631
[10]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域生态足迹分析 [J].
张恒义 ;
刘卫东 ;
林育欣 ;
单娜娜 ;
王世忠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738-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