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

被引:388
作者
张国伟
郭安林
姚安平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关键词
西秦岭—松潘构造结; 三大构造动力学体系; 交接转换; 印支期; 东古特提斯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位于中国大陆中部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属于地壳尺度上的巨型构造。该巨型构造是在中国大陆完成其主体拼合过程中 ,在特提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太平洋和古亚洲及其后的环西伯利亚弧形构造三大构造动力学体系共同作用下 ,由构成中国大陆的主要造山带及地块交接汇聚而成 ,成为东西向的中国大陆中央造山系、近南北向的川滇—贺兰构造带和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青藏高原之间交接转换的关键构造域。在先期构造基础上 ,构造结形成具有东、西和北三个重要边界以及内部东北、东南、西南和南端等多个具体构造结点。其内部主干构造勉略—阿尼玛卿构造带又将其划作西秦岭和松潘地块南北两部分。西秦岭—松潘构造结主要形成于中国大陆印支主拼合期 ,并叠加印支期后陆内构造。构造结内组成与结构复杂 ,构造样式繁多 ,包含有丰富的大陆地质信息 ,实属研究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动力学不可多得的天然实验室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2]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M].姜春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3]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潘桂棠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4]  
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M].罗志立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5]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许志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6]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
[7]   东昆仑东段混杂岩建造时代厘定的古生物新证据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克信 ;
林启祥 ;
朱云海 ;
殷鸿福 ;
骆满生 ;
陈能松 ;
王国灿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3) :210-218
[8]   秦昆结合区两期基性岩墙群40Ar/39Ar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J].
孙延贵 ;
张国伟 ;
王瑾 ;
詹发余 ;
张智勇 .
地质学报, 2004, (01) :65-71
[9]   关于中国大陆动力学与造山带研究的几点思考 [J].
张国伟 ;
董云鹏 ;
姚安平 .
中国地质, 2002, (01) :7-13
[10]   龙门山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走滑运动及其大地构造成因 [J].
王二七 ;
孟庆任 ;
陈智樑 ;
陈良忠 .
地学前缘, 2001, (02) :37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