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黄土高原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尤南山 [1 ]
董金玮 [1 ]
肖桐 [2 ]
刘纪远 [1 ]
Xiao Xiangming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3]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GPP; 黄土高原; Landsat; VPM模型;
D O I
10.13249/j.cnki.sgs.2020.02.017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Landsat解译的200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和VPM模型(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模拟的2000~2016年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数据,识别出了近16 a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的空间范围,并估算了GPP的年际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退耕区和未退耕区GPP年际变化的差异,从而揭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GPP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2015年,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约3.5万km2,占2000年耕地面积的16.8%。期间,GPP呈增加趋势,GPP显著上升区域占全区面积的67.3%,平均增速24.1 g/(m2?a)(以C计,下同)。虽然退耕区多年平均GPP低于未退耕区,但退耕区GPP年际增速和相对变化率明显高于未退耕区,分别提高了5.9 g/(m2?a)和1.5%。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2000—2016年黄土高原不同土地覆盖类型植被NDVI时空变化 [J].
孙锐 ;
陈少辉 ;
苏红波 .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 (08) :1248-1258
[2]   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与地表湿润状况时空演变 [J].
张翀 ;
王静 ;
雷田旺 ;
马玲 ;
宋佃星 .
干旱区研究, 2018, 35 (06) :1468-1476
[3]   黄土高原森林破碎化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格局演变 [J].
杨智奇 ;
董金玮 ;
徐新良 ;
赵国松 ;
陈炜 ;
周岩 .
资源科学, 2018, 40 (06) :1246-1255
[4]   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 [J].
刘纪远 ;
宁佳 ;
匡文慧 ;
徐新良 ;
张树文 ;
颜长珍 ;
李仁东 ;
吴世新 ;
胡云锋 ;
杜国明 ;
迟文峰 ;
潘涛 ;
宁静 .
地理学报, 2018, 73 (05) :789-802
[5]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6]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J].
易浪 ;
任志远 ;
张翀 ;
刘雯 .
资源科学, 2014, 36 (01) :166-174
[7]  
基于SPOT-VGT NDVI的陕北植被覆盖时空变化[J]. 杨延征,赵鹏祥,郝红科,常鸣.应用生态学报. 2012(07)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9]   20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J].
葛全胜 ;
赵名茶 ;
郑景云 .
地理学报, 2000, (06) :69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