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向斜控气论

被引:65
作者
李贵中
王红岩
吴立新
刘洪林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2]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
[3]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 北京
关键词
煤成气; 成藏; 富集; 向斜; 构造控制; 理论; 研究; 实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煤层气富集规律的研究贯穿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始终,融合了煤田地质学、天然气地质学、流体力学 等学科。文章从向斜部位煤层气富集的实例研究出发,深入分析了向斜部位煤层水对煤层气的作用机理以及应力 性质在褶皱部位的表现特征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向斜部位的煤层水具有向心流动机制,流速缓慢,溶解气不因水 的流动而大量散失;另一方面,向斜部位煤层水矿化度高,减小了煤层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对煤层气起到一定 的封堵作用;向斜构造的两翼与轴部中和面以上表现为压应力,顶板与煤层断裂或裂隙不发育,阻止了煤层气向上 逸散,有利于煤层气在此部位的富集。最后从煤田生产资料实践证实了向斜部位煤层气富集这一理论,对煤层气 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8+206 +206-2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对阜新煤田刘家区影响煤层气地质因素的分析 [J].
张俊宝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3, (06) :764-766
[2]   论韩城矿区煤层气的构造控制 [J].
王生全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1) :21-25
[3]   平顶山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开发潜力 [J].
王佟 ;
李志军 ;
王洪林 ;
崔崇海 .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1999, (04) :54-58
[4]   沁水盆地山西组煤储层含气性及控制因素分析 [J].
李贵中 ;
秦勇 ;
戴西超 ;
桑树勋 ;
曾勇 ;
范炳恒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9, (04) :50-52+93
[5]   煤层气的封存与富集条件 [J].
桑树勋 ;
范炳恒 ;
秦勇 ;
唐书恒 ;
叶建平 ;
贾社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8-11
[6]   沁水盆地南端煤层气赋存的构造条件分析 [J].
王永 ;
冯富成 ;
毛耀保 ;
马向平 ;
陈强华 ;
王新民 .
西北地质, 1998, (03) :28-31
[7]   淮北矿区宿东向斜8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J].
黄家会 ;
陈兴祥 ;
陆国桢 .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7, (02) :41-45+94
[8]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明诚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