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10
作者
魏敏 [1 ]
赵晓山 [2 ]
孙晓敏 [2 ]
陈晶 [3 ]
赖名慧 [2 ]
罗仁 [2 ]
机构
[1]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西诊教研室
[2]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3] 广东工业大学预防保健科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肾阴虚证; 肾阳虚证; 基因芯片; 基因差异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6 [脏腑病证];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基因表达谱的异同。方法选取IgA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的基因表达谱;结合MAS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肾阴虚证组和肾阳虚证组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全部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45条;肾阴虚证组、肾阳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二者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9条。结论基因芯片是研究中医证候相关基因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技术方法;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差异表达基因存在明显不同,提示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52 / 654+722 +7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西医结合肾本质研究回顾[J]. 沈自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3)
[2]   基因组学对中医证候现代化的影响 [J].
赵晓山 ;
罗仁 ;
雷作熹 ;
薛耀明 ;
董晓雷 .
医学与哲学, 2003, (07) :57-58
[3]   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J].
沈自尹 ;
王文健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 (10) :598-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