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早-中二叠世岩浆作用过程及地球动力学意义附视频

被引:98
作者
杨树锋 [1 ]
陈汉林 [1 ]
冀登武 [1 ]
厉子龙 [1 ]
董传万 [1 ]
贾承造 [2 ]
魏国齐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岩浆作用; 深部地质过程; 地球动力学;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5.04.005
中图分类号
P588.1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早-中二叠世基性岩类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沉积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盆地早-中二叠世基性岩类的物质来源和岩浆作用的深部地质过程。认为基性岩浆来自于均一的富集地幔,并经历了较强的分异作用。深部岩浆向地表上升迁移过程中,导致了上部岩石圈的快速隆升,并造成塔里木盆地的区域性抬升和海水向西退出,并进入陆相碎屑岩沉积阶段。当隆升的作用力超过了岩石圈的扰曲强度时,岩石圈发生破裂,导致了塔里木盆地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塔里木盆地早-中二叠世的岩浆作用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密切相关,并与吐哈盆地、红柳河地区、北山地区、扬子板块西缘地区的二叠纪岩浆作用共同构成了古特提斯北缘一次强烈岩浆作用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04 / 5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甘交界红柳河地区下二叠统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J].
赵泽辉 ;
郭召杰 ;
张志诚 ;
史宏宇 ;
田杰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4) :545-553
[2]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高钛玄武岩”和“低钛玄武岩”成因探讨 [J].
郝艳丽 ;
张招崇 ;
王福生 ;
John J.MAHONEY .
地质论评, 2004, (06) :587-592
[3]   吐—哈盆地及周缘早二叠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环境探讨 [J].
邢秀娟 ;
周鼎武 ;
柳益群 ;
郝建荣 .
新疆地质, 2004, (01) :50-55
[4]   峨眉地幔柱-岩石圈的相互作用:来自低钛和高钛玄武岩的Sr-Nd和O同位素证据 [J].
肖龙 ;
徐义刚 ;
何斌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2) :207-217
[5]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活动的证据及其熔融条件 [J].
徐义刚 ;
钟孙霖 .
地球化学, 2001, (01) :1-9
[6]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基性岩带的确定及大地构造意义 [J].
陈汉林 ;
杨树锋 ;
董传万 ;
贾承造 ;
魏国齐 ;
汪振国 .
地球化学, 1997, (06) :77-87
[7]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正长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杨树锋,陈汉林,董传万,贾承造,汪振国 .
地球化学, 1996, (02) :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