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常旭虹 [1 ]
赵广才 [1 ]
孟祥云 [2 ]
杨丽珍 [1 ]
皮福忠 [3 ]
毕玉强 [3 ]
刘秀全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3] 喀喇沁旗农业局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保护性耕作;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D O I
10.13758/j.cnki.tr.2006.03.016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试验比较了保护性耕作与常规翻耕处理土壤的含水量和温度。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土壤含水量比常规翻耕处理有所增加,整个生长季表现为:秸秆覆盖>留茬>常规翻耕;0-4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水量逐渐增加,其中留茬处理较常规翻耕处理增加11.8 g/kg,秸秆覆盖较常规翻耕处理增加23.2 g/kg。地温的变化规律表现为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保护性耕作各土层地温均低于常规翻耕处理,即常规翻耕>留茬>秸秆覆盖;0-20cm耕作层内,播种时留茬处理土壤温度比常规翻耕处理低0.5℃,秸秆覆盖处理比常规翻耕处理低6.6 ℃;出苗时,留茬处理的土壤温度较常规翻耕处理低0.8℃,秸秆覆盖处理较常规翻耕处理低413℃;大喇叭口期以后,各处理地温逐渐降低并趋于一致。保护性耕作土层的含水量增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早春地温低则不利于出苗,易对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两者有一定的补偿效果,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克服其早春地温低回升慢的缺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28 / 3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麦秸覆盖对盐渍土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吕彪 ;
秦嘉海 ;
赵芸晨 .
土壤, 2005, (01) :52-55
[2]   秸秆与地膜覆盖玉米农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兼评回归等值线法的应用 [J].
卜玉山 ;
苗果园 ;
周乃健 ;
王建程 ;
邵海林 .
土壤学报, 2004, (05) :795-802
[3]   覆盖免耕夏玉米耗水特性的研究 [J].
张海林 ;
陈阜 ;
秦耀东 ;
朱文珊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2) :36-40
[4]   覆盖免耕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的研究 [J].
张海林 ;
高旺盛 ;
王广章 ;
朱文珊 .
作物杂志, 2000, (04) :7-9
[5]   黄土区地面覆盖的主要类型及其保水效应 [J].
梁银丽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1) :30-34
[6]   减少地面蒸发,充分利用降水资源——黄土高原旱坡地生态农业的思考 [J].
张信宝 ;
安芷生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1) :60-65
[7]   旱地农业三种耕作措施的对比研究 [J].
李洪文 ;
陈君达 ;
高焕文 ;
不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7, (01) :10-14
[8]   渭北旱塬不同耕作法蓄水效果研究 [J].
洪晓强 .
水土保持通报, 1996, (04) :51-53
[9]   农田秸秆覆盖节水效应研究 [J].
周凌云 ;
周刘宗 ;
徐梦雄 .
生态农业研究, 1996, (03) :51-54
[10]   半干旱地区少免耕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J].
蔺海明,陈垣,李有忠,胡恒觉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1) :3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