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蛋白尿大鼠肾小球基底膜阴离子位点变化
被引:1
|作者:
陈重义
[1
]
刘利平
[2
]
机构:
[1]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2]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疾病模型,动物;
肾小球膜;
离子通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多聚亚胺(PEI)染色的方法,并经电镜下计数肾小球基底膜(GBM)上PEI染色颗粒,研究了阿霉素肾病大鼠及抗肾毒血清肾炎大鼠GBM上阴离子位点的变化。结果:两种具有蛋白尿的大鼠与正常大鼠相比,GBM外疏松层阴离子位点数量明显减少,大小也有显著改变。在上皮细胞足突融合的部位丢失更加显著。结果表明:肾小球阴离子位点的丢失,电荷屏障功能的损害是这些动物模型蛋白尿发生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50 / 352
+39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