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区2006年夏季降水过程的天气分析

被引:13
作者
陈乾
张久林
陈添宇
机构
[1]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祁连山区; 2006年夏季降水; 大尺度天气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以500hPa盛行气流为主,将2006年7月17日~8月24日祁连山区的31次降水过程作天气分型。取30~45°N范围500hPa、110°E的格点平均位势高度减90°E平均位势高度的值为分类标准。分成3个主型:西南气流型、西北气流型和平直西风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又分移动型和阻塞型2个副型。西北气流型分西北气流冷平流型和冷涡2个副型。用试验区中尺度自动站网的降水资料,分析产生降水过程各天气类型的环流特征及其降水强度。发现2006年夏季祁连山南坡的总降水量比北坡同高度约多44%,而气候平均状况和2007年则北坡大于南坡。2006年祁连山区500hPa盛行西南风,而2007年盛行西北风。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祁连山区夏季各类降水过程的典型个例分析 [J].
陈乾 ;
陈添宇 ;
肖宏斌 .
干旱气象, 2008, (03) :1-7
[2]   地基微波辐射仪监测的张掖大气水汽含量与雨强的关系 [J].
陈添宇 ;
陈乾 ;
丁瑞津 .
干旱区地理, 2007, (04) :501-506
[3]   用Aqua/CERES反演的云参量估算西北区降水效率和人工增雨潜力 [J].
陈乾 ;
陈添宇 ;
张鸿 .
干旱气象, 2006, (04) :1-8
[4]   祁连山(北坡)水热状况与植被垂直分布 [J].
王金叶 ;
常学向 ;
葛双兰 ;
苗毓新 ;
常宗强 ;
张虎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1, (S1) :1-3
[5]   祁连山区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 [J].
汤懋苍 .
地理学报, 1985, (04) :323-332
[6]   祁连山区天气的日变化 [J].
汤懋苍 .
地理学报, 1963, (03) :197-206
[7]   祁連山区的气压系統 [J].
汤懋苍 .
气象学报, 1963, (02) :175-188
[8]  
地形降水气候学[M]. 科学出版社 , 林之光 编著, 1995
[9]  
中国冰川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编著, 1988
[10]  
On the vertical circulation in frontal zones .2 ELIASSEN A. Geofys Publ .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