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群居爆发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与胸部HRCT表现

被引:11
作者
沈晶 [1 ]
于晶 [1 ]
鄢英男 [2 ]
桑亚荣 [2 ]
秦丽莉 [3 ]
那民 [3 ]
伍建林 [1 ]
机构
[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2]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3]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 磨玻璃密度影; 淋巴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1 [肺炎]; R816.4 [胸部及呼吸系];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群居爆发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临床与胸部HR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2020年2月3所医院经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10例(4个家庭),其中男性6例(中位年龄60. 5岁),女性4例(中位年龄5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扫描并行薄层HRCT重建,由两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分析新冠肺炎HRCT病变发生部位、形态、分布、密度等特点,以及治疗前后HRCT征象变化。并收集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4个家庭中首例确诊病例均有武汉确诊病例或武汉疫区接触史,4例为输入型病例(占40%),平均潜伏期5 d。实验室检查中5例(50%)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降低,4例(40%)淋巴细胞明显降低; 8例(80%) C-反应蛋白增高,10例(100%)乳酸脱氢酶增高。10例(100%)患者胸部CT均有阳性表现,其中7例(70%)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磨玻璃密度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病变界限大多清楚。8例(80%)累及多个肺叶,2例(20%)为单肺叶病变。绝大多数病灶位于胸膜下和肺外周处,以双肺下叶为著。5例患者(50%)病变内可见细支气管充气征,9例患者(90%)病变内可见增粗细小血管影。7例患者(70%)治疗后复查胸部CT,3例(30%)原肺内胸膜下病变出现不同程度实变及纤维化,2例(20%)实变影转变为GGO,1例(10%)原肺内GGO消失,又出现新发GGO,1例(10%)病变范围有增大。结论新冠肺炎具有家庭群居爆发的特点,均可有输入性病例,潜伏期较短,其胸部HR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有助于治疗后患者病变动态观察;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对NCP做出临床诊断和提供疫情防控的可靠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者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及生化指标研究 [J].
刘映霞 ;
杨扬 ;
张聪 ;
黄凤鸣 ;
王福祥 ;
袁静 ;
王召钦 ;
李金秀 ;
李建明 ;
冯程 ;
张政 ;
王力非 ;
彭凌 ;
陈莉 ;
秦宇豪 ;
赵丹丹 ;
谭曙光 ;
尹路 ;
徐军 ;
周丛照 ;
蒋澄宇 ;
刘磊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0, 50 (03) :258-269
[2]   炎性指标与血常规对病毒和细菌性肺炎患者鉴别诊断及并发症预测中的作用 [J].
尤其 ;
黄支密 ;
郭辉 ;
陈静 ;
李冀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 28 (09) :1342-1344+1351
[3]   SARS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胸部CT表现 [J].
陈疆红 ;
马大庆 ;
贺文 ;
王振光 ;
刘颖 ;
吴晓华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05)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