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华南裂谷系的格局及其演化
被引:58
作者:

杨明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祝平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熊清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毛素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机构:
[1]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来源:
关键词:
华南裂谷系;
构造格局;
发展演化;
造山样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本文运用地层、构造与地质事件的综合研究方法,对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华南裂谷系的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该裂谷系发生于晋宁期造山(约820Ma)后不久的青白口纪晚期(约815Ma),有皖浙赣堑垒带、湘桂台阶式斜坡带和南华裂谷海盆3个部分。皖浙赣堑垒带由"两谷两隆"组成,火山活动强烈,消亡于"青白口纪"末(约780Ma)。湘桂斜坡带拥有武陵(红板溪)、雪峰(灰板溪)和钦杭西段(黑板溪)3个台阶式斜坡。南华裂谷海盆以南岭中央海盆为核心,外侧有武夷、岭南两个水下裂陷块体和闽中裂谷等。海盆于志留纪时由东向西逐渐闭合造山,以"北贴西拼"为主要运动方式,形成了复杂的复合构造格局。由于南岭与岭南块体不同步的向西推移并南北贴合形成了河池-定南挤压转换式拼接带,出现了南岭东西向构造带的雏形。钦杭裂谷是华南裂谷系的主干和主要海水通道,其南端的钦州残留裂谷海槽于中二叠世末才宣告封闭。华南裂谷系的形成发展是华南地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后期地质构造以及岩浆成矿活动都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67 / 13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庐山筲箕洼组与星子岩群年代地层关系及SHRIMP锆石U-Pb年龄的制约
[J].
高林志
;
黄志忠
;
丁孝忠
;
刘燕学
;
张传恒
;
王自强
;
庞健峰
;
韩坤英
.
地球学报,
2012, 33 (03)
:295-304

高林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黄志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丁孝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燕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传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自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庞健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韩坤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江西中新元古代地层的划分及其与邻区对比
[J].
杨明桂
;
刘亚光
;
黄志忠
;
吴富江
;
宋志瑞
.
中国地质,
2012, 39 (01)
:43-53

杨明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勘查开发局 江西省地质勘查开发局

刘亚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赣西地质调查大队 江西省地质勘查开发局

黄志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西省地质勘查开发局

吴富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西省地质勘查开发局

宋志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西省地质勘查开发局
[3]
赣西南地区寒武纪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J].
郑宁
;
李廷栋
;
耿树方
;
宋志瑞
;
阎丽艳
.
中国地质,
2011, 38 (06)
:1454-1466

郑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廷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耿树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宋志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阎丽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4]
中国晚前寒武纪年表和年代地层序列
[J].
高林志
;
丁孝忠
;
曹茜
;
张传恒
.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1014-1020

高林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丁孝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传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赣北庐山地区新元古代细碧-角斑岩系枕状熔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董树文
;
薛怀民
;
项新葵
;
马立成
.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1021-1033

董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薛怀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项新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地矿局大队 中国地质科学院

马立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6]
福建省中级变质岩岩石(构造)地层单位新划分
[J].
傅树超
;
马金清
;
林亨财
.
地质通报,
2010, 29 (08)
:1152-1159

傅树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马金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林亨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7]
中国东南陆区岩石圈结构与大规模成矿作用
[J].
杨明桂
;
黄水保
;
楼法生
;
唐维新
;
毛素斌
.
中国地质,
2009, 36 (03)
:528-543

杨明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黄水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维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毛素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8]
华南东段早古生代造山带研究
[J].
舒良树
;
于津海
;
贾东
;
王博
;
沈渭洲
;
张岳桥
.
地质通报,
2008, (10)
:1581-159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津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贾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渭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岳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9]
新元古时期Rodinia超大陆研究进展述评
[J].
陆松年
.
地质论评,
1998, (05)
:489-495

陆松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10]
钦-杭古板块结合带与成矿带的主要特征
[J].
杨明桂
;
梅勇文
.
华南地质与矿产,
1997, (03)
:52-59

杨明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昌,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昌

梅勇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昌,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