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朱抱真
宋正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大气环流; 西风带; 毫巴; 北半球; 西太平洋; 行星环流; 大气现象; 青藏高压; 高原低涡; 东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具有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我国青藏高原,东、南毗连广大海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地理特征在全球范围内富有鲜明的特点,因此这一地区的大气环流及其相连系的天气过程也具有许多复杂的鲜明的特色。我国气象学研究工作者在五十年代就对东亚大气环流作了一系列研究,引起国内外的注意。东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活动区域之一,夏季的大气环流及天气过程更为特殊和复杂,在天气预报上也更为重要,因此六十年代以来,对这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30周年,本文回顾了有关东亚夏季大气环流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东亚和太平洋上空平均垂直环流——(一)夏季 [J].
叶笃正 ;
杨广基 ;
王兴东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79, (01) :1-11
[2]   东亚地区的地表面辐射平衡、热量平衡及冷热源问题的研究 [J].
高国栋 ;
陆渝蓉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79, (01) :12-20
[3]   西太平洋及南海地区一次热带辐合带环流和结构的初步分析 [J].
沈如金 ;
杨义碧 ;
罗绍华 ;
陈隆勋 ;
韩忠南 ;
潘淑凤 ;
施国强 .
大气科学, 1978, (01) :38-47
[4]   青藏高压移动的模拟试验及其在夏季形势预报中的应用 [J].
张可苏 ;
陈章昭 ;
周明煜 ;
李国庆 ;
宋正山 ;
王桂芳 ;
杨广基 ;
叶笃正 ;
张捷迁 .
中国科学, 1977, (04) :360-368+379
[5]   一次江淮气旋发生发展动力因素的计算分析 [J].
斯公望 .
大气科学, 1976, (02) :6-17
[6]   江淮气旋发生发展和暴雨过程及有关预报问题的研究 [J].
黄士松 ;
林元弼 ;
韦统健 .
大气科学, 1976, (01) :27-41
[7]   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初步模拟实验 [J].
叶笃正 ;
张捷迁 .
中国科学, 1974, (03) :301-320
[8]   东亚地区地球—大气系统和大气的辐射平衡 [J].
左大康 ;
陈建绥 ;
李玉海 ;
周允华 .
地理学报, 1965, (02) :100-112
[9]   东亚地区大气辐射能收支(三)——云天大气的地气系统热量收支 [J].
陈隆勋 ;
龚知本 ;
陈嘉滨 ;
汪钟兴 .
气象学报, 1965, (01) :6-17
[10]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J].
陶诗言 ;
朱福康 .
气象学报, 1964, (04) :385-396